中国梦,民族的梦 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进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参观过程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河蟹)发表了重要讲话。回顾改革开放30年我们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坚定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引发了关于“中国梦”的讨论。 习总书记强调“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们各族人民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方面: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679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519320亿元。其中1979~2006年年均增长9.6%,是新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世界同期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2012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增长12.6%。2011年我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0.48%,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78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突破过十亿美元,2012年我国外汇储备达到32859.5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领.导.人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在世界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十八..大报告中,关系百姓生活的“民生”一词被多次提及。最近几年免除农业税、推行惠农政策实行农村新型医疗保险。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民生支出用于民生方面的占三分之二左右。其中用于与农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和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累计达到3.81万亿元,同比增长30.3%,相当于2002年全国财政收入的两倍。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在民生改善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温暖了群众。 在社会和谐方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央领导人提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社会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争取到2020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完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实现,人民的权益得到落实和保障,城乡环境进一步的缩小。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实现好广大群众的利益,一心为民是中国梦的宗旨所在。党领导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就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习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阐述了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要实现伟大中国梦要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要结合当前的十八..大精神、“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活动及“解放思想、改进方法、转变作风”活动,深刻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和内涵。习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伟大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走出来的道路,是近代中国170多年的历史走出来的道路,要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国各族人民紧紧依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民族的梦,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只有我们紧紧的凝聚在一起,把中国梦当做自己的梦来努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实现。成就中国梦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程,又是中华民族不断开拓创新坚持和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程。 梦想在前,路在脚下。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在中央的领导之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凝聚中国力量,坚持弘扬中国精神,一定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