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本周热榜
    查看: 593|回复: 12

    调查显示六成儿童成“宅童” 多以自我为中心

    [复制链接]

    5698

    主题

    1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精英会员

    欽命中華水軍大臣

    UID
    5056
    帖子
    137982
    主题
    5698
    积分
    34890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7-4-11
    最后登录
    2019-5-10
    在线时间
    5186 小时
    发表于 2013-6-1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电信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一名5岁的小男孩儿裹着被子用IPAD玩游戏。新京报记者 韩萌 摄

    转播到腾讯微博


    5月31日,东四五条幼儿园,几个大班的小朋友在操场上玩闹。一个小姑娘追着两个男孩跑。新京报记者 韩萌 摄

    5698

    主题

    1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精英会员

    欽命中華水軍大臣

    UID
    5056
    帖子
    137982
    主题
    5698
    积分
    34890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7-4-11
    最后登录
    2019-5-10
    在线时间
    5186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电信
    新京报讯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为了引起社会关注当今儿童的生活状态,昨天,新京报联合凤凰网结合当今孩子缺乏兄弟姐妹、生活圈子狭窄、户外活动少等特点进行调查。调查显示,60.87%的家长表示,自己孩子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下。32.48%受调查的儿童平均每天在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上花费1-3小时。

    此次调查对象为2-14岁的儿童,截至记者发稿时,参与调查的人数达到了8070人。

    调查显示,41.41%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有1-3个玩伴或好朋友;“一个也没有”的占6.67%;对于“他(她)平均每天在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上花多少时间?”的问卷调查,32.48%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会花费1小时至3小时;16.95%的家长表示孩子花费的时间会达到3小时以上。

    对于“孩子平均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有多少?”的调查,27.91%的家长表示为半小时以下,32.96%的家长表示为“半小时至一小时”;仅有8.25%的家长表示能达到三小时以上。

    另外,针对“你会把孩子托付在朋友家,或让他单独去朋友家做客吗?”的问题,49.67%的家长表示“偶尔,但不会时间很长,也不会经常”;12.13%的家长表示“不是不得已绝对不允许”;19.78%的家长则表示“从来不许”。

    5698

    主题

    1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精英会员

    欽命中華水軍大臣

    UID
    5056
    帖子
    137982
    主题
    5698
    积分
    34890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7-4-11
    最后登录
    2019-5-10
    在线时间
    5186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电信
    对话

    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温方

    小时候“宅童”长大或变“啃老族”

    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很快出现“宅童”

    新京报:现在的“宅童”越来越多了,“宅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温方: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很快就出现了“宅童”的问题,因为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宝贝,全家人都围着这一个人转,造成了孩子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在家长身边才是最安全的。

    新京报:还有其他原因吗?

    温方:再有就是现在家庭条件太好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齐全,孩子完全被一些电视、游戏所吸引,也是孩子们“宅”的原因之一。

    新京报:有些家长认为,让孩子宅在家里是为孩子着想?

    温方:这就是家长的误区,看着自己的孩子乖乖地在家里,一些家长一开始还感到很欣慰,见人就夸“你看我家孩子多乖啊,也不爱出门瞎溜达”,但等到孩子上小学后,家长就会慢慢发现问题。

    “宅童”多以自我为中心

    新京报:会出现什么问题?

    温方:多少都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一般这种宅在家里的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行为习惯,到了学校后,同学之间必然会出现摩擦和矛盾。

    另外,还有一些孩子不知道该怎么与人交往。在学校,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不合群的孩子,下课时,自己躲到犄角旮旯里独处。

    新京报:这种隐患对孩子成长有什么影响?

    温方:一旦“宅”习惯了,又没有家长及时引导,甚至能发展到20、30岁还“宅”在家里,这样的人群由于没办法适应这个社会,常常会出现“炒老板”的事件。比较严重的,就是小时候是“宅童”,长大了变成了“啃老族”。

    别以安全为由不让孩子接触社会

    新京报:对于家长,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温方:3岁之前,儿童不会出现问题,因为那时儿童还没有自我意识。3岁之后有了自我意识,就会出现各类问题。很多家长常常以社会不安全为由,不让孩子太早进入到社会是个误区,其实安全因素是客观地衡量学生适应的标准,家长百般呵护,只把阴暗面告诉孩子,只能让孩子觉得社会不安全。其实,社会并没有家长想象的那么不安全,只是某个阶段某个地方存在不安全因素。

    5698

    主题

    1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精英会员

    欽命中華水軍大臣

    UID
    5056
    帖子
    137982
    主题
    5698
    积分
    34890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7-4-11
    最后登录
    2019-5-10
    在线时间
    5186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电信
    “宅”事1

    闫女士没想到,一年后,金杰、汤姆、安吉拉这些虚拟的人物,成了女儿最好的朋友。

    中国儿童中心教育活动部部长王秀江博士:如果不想孩子沉溺于电子产品,家长们应先主动改变自己的习惯和行为。不要对IPAD、IPHONE有太多偏见,很多父母并不知道IPAD可以调节保护视力的光线,而苹果商店里有不少早教游戏软件,设计几分钟的限制,既能让孩子在互动游戏中学到知识,又能限制孩子每次盯着电子屏幕的时间。

    虚拟人物成女儿最好朋友

    两岁半的小姑娘知微笑着伸出手,刚碰到对面小朋友的手背,就条件反射似的收回来,把脸贴在姥姥腿上,自顾自地说,“我想去那边玩儿呢”。

    对面的孩子坐在童车里,敷衍地叫一声“妹妹好”,继续低下头玩手里的汽车。

    留下两位隔代老人不约而同地感慨,“现在的小孩,太独了!”

    这是小区里常见的一幅画面。

    5698

    主题

    1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精英会员

    欽命中華水軍大臣

    UID
    5056
    帖子
    137982
    主题
    5698
    积分
    34890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7-4-11
    最后登录
    2019-5-10
    在线时间
    5186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电信
    虚拟朋友

    知微家住在一个新建小区,业主多是30岁上下的中青年、上班族。他们早出晚归,还经常出差,孩子们多数时间和祖父母呆在一起。

    知微是姥姥带大的。因为妈妈闫女士工作忙,晚上经常加班,知微甚至只习惯于跟姥姥一起睡。

    就在前夜,闫女士出差回家。她悄悄走进女儿和妈妈的房间,把给女儿的六一节礼物——两条连衣裙摆在床脚。

    昨天一早,听到女儿起床的声音,闫女士赶过去笑着问,“乖宝宝,有没有看到妈妈买给你的礼物啊?明天是六一儿童节,穿上漂亮裙子,妈妈带你出去玩好不好?”

    女儿却从正在给穿衣服的姥姥怀里挣脱出来,仰着小脸问,“妈妈,我不想出去玩,我想金杰,金杰刷牙了没有,我要给它喂点心呢!”

    金杰是苹果手机和IPAD里会说话的小猫。一年前,下载这款苹果商店里推荐的儿童互动游戏软件,闫女士只是简单地想,“也许女儿会觉得有趣,还能锻炼孩子说话动手的能力”。

    没想到,一年后,金杰、汤姆、安吉拉这些虚拟的人物,成了女儿最好的朋友。电子屏幕那端,欢快的音乐,色彩鲜艳的形象,古灵精怪的发音,对于孩子来说,显然比户外灰蒙蒙的天,似熟非熟的邻居小朋友,更有吸引力。

    5698

    主题

    1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精英会员

    欽命中華水軍大臣

    UID
    5056
    帖子
    137982
    主题
    5698
    积分
    34890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7-4-11
    最后登录
    2019-5-10
    在线时间
    5186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电信
    交往尴尬

    同一单元不同楼层,知微爸爸熊先生的前同事吴女士的女儿小贝是同龄孩子。两家曾一起吃饭,一起去早教班体验,一起去游乐园,大人们希望两个孩子成为好朋友。

    但事与愿违,两个孩子却怎么也亲热不起来,小贝在妈妈的鼓励下唱儿歌时,知微却扭过头,去找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故事拼图。

    知微对数字很有兴趣,跟姥姥走在小区里,她常常指着路边停着的汽车,念车牌。一个傍晚,邻居小姐姐的妈妈偶然看到,就让自己女儿也来念。小朋友念漏了一个“5”,没想到,知微竟生气地把小朋友放在车牌上的手指拉下来,大声嚷着“你没念5!没念5!”

    5698

    主题

    1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精英会员

    欽命中華水軍大臣

    UID
    5056
    帖子
    137982
    主题
    5698
    积分
    34890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7-4-11
    最后登录
    2019-5-10
    在线时间
    5186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电信
    摔跤之后

    而另一次,姥姥带着知微在单元楼下的门厅前玩儿,一个小朋友跑过来想和知微抱抱,没想到用劲有点大,知微没站稳,瞬间从身后的楼梯上滚下去。因为是屁股先着地,台阶也只有五六层,知微摔得并不严重,只是手肘上划了一道隐约的红痕。可小朋友的父母赶过来,把自己的孩子训得大哭,不停跟知微姥姥赔不是。

    姥姥尴尬地把知微带回家。早已不觉得疼的孩子又坐在电脑前,津津有味地看起《天线宝宝》。爸爸心疼地反复看着女儿的胳膊上微微鼓起的红痕;在厨房,60岁的姥姥低声对女儿说,“孩子碰着磕着,她爸爸嘴上不说,我脸上也挂不住,这隔代的责任太大了,我担不起!”

    5698

    主题

    1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精英会员

    欽命中華水軍大臣

    UID
    5056
    帖子
    137982
    主题
    5698
    积分
    34890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7-4-11
    最后登录
    2019-5-10
    在线时间
    5186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电信
    调查显示六成儿童成“宅童” 多以自我为中心
    新闻滚动新京报 [微博] 新京报记者 杜丁 王佳琳2013-06-01 09:13 我要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7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一名5岁的小男孩儿裹着被子用IPAD玩游戏。新京报记者 韩萌 摄

    转播到腾讯微博

    5月31日,东四五条幼儿园,几个大班的小朋友在操场上玩闹。一个小姑娘追着两个男孩跑。新京报记者 韩萌 摄


    北京六成儿童成宅童:虚拟人物最好朋友时长:1'54''

    播放:29

    来源:广东电视台
    北京六成儿童成宅童:虚拟人物最好朋友收起
    新京报讯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为了引起社会关注当今儿童的生活状态,昨天,新京报联合凤凰网结合当今孩子缺乏兄弟姐妹、生活圈子狭窄、户外活动少等特点进行调查。调查显示,60.87%的家长表示,自己孩子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下。32.48%受调查的儿童平均每天在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上花费1-3小时。

    此次调查对象为2-14岁的儿童,截至记者发稿时,参与调查的人数达到了8070人。

    调查显示,41.41%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有1-3个玩伴或好朋友;“一个也没有”的占6.67%;对于“他(她)平均每天在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上花多少时间?”的问卷调查,32.48%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会花费1小时至3小时;16.95%的家长表示孩子花费的时间会达到3小时以上。

    对于“孩子平均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有多少?”的调查,27.91%的家长表示为半小时以下,32.96%的家长表示为“半小时至一小时”;仅有8.25%的家长表示能达到三小时以上。

    另外,针对“你会把孩子托付在朋友家,或让他单独去朋友家做客吗?”的问题,49.67%的家长表示“偶尔,但不会时间很长,也不会经常”;12.13%的家长表示“不是不得已绝对不允许”;19.78%的家长则表示“从来不许”。

    对话

    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温方

    小时候“宅童”长大或变“啃老族”

    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很快出现“宅童”

    新京报:现在的“宅童”越来越多了,“宅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温方: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很快就出现了“宅童”的问题,因为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宝贝,全家人都围着这一个人转,造成了孩子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在家长身边才是最安全的。

    新京报:还有其他原因吗?

    温方:再有就是现在家庭条件太好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齐全,孩子完全被一些电视、游戏所吸引,也是孩子们“宅”的原因之一。

    新京报:有些家长认为,让孩子宅在家里是为孩子着想?

    温方:这就是家长的误区,看着自己的孩子乖乖地在家里,一些家长一开始还感到很欣慰,见人就夸“你看我家孩子多乖啊,也不爱出门瞎溜达”,但等到孩子上小学后,家长就会慢慢发现问题。

    “宅童”多以自我为中心

    新京报:会出现什么问题?

    温方:多少都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一般这种宅在家里的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行为习惯,到了学校后,同学之间必然会出现摩擦和矛盾。

    另外,还有一些孩子不知道该怎么与人交往。在学校,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不合群的孩子,下课时,自己躲到犄角旮旯里独处。

    新京报:这种隐患对孩子成长有什么影响?

    温方:一旦“宅”习惯了,又没有家长及时引导,甚至能发展到20、30岁还“宅”在家里,这样的人群由于没办法适应这个社会,常常会出现“炒老板”的事件。比较严重的,就是小时候是“宅童”,长大了变成了“啃老族”。

    别以安全为由不让孩子接触社会

    新京报:对于家长,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温方:3岁之前,儿童不会出现问题,因为那时儿童还没有自我意识。3岁之后有了自我意识,就会出现各类问题。很多家长常常以社会不安全为由,不让孩子太早进入到社会是个误区,其实安全因素是客观地衡量学生适应的标准,家长百般呵护,只把阴暗面告诉孩子,只能让孩子觉得社会不安全。其实,社会并没有家长想象的那么不安全,只是某个阶段某个地方存在不安全因素。

    “宅”事1

    闫女士没想到,一年后,金杰、汤姆、安吉拉这些虚拟的人物,成了女儿最好的朋友。

    中国儿童中心教育活动部部长王秀江博士:如果不想孩子沉溺于电子产品,家长们应先主动改变自己的习惯和行为。不要对IPAD、IPHONE有太多偏见,很多父母并不知道IPAD可以调节保护视力的光线,而苹果商店里有不少早教游戏软件,设计几分钟的限制,既能让孩子在互动游戏中学到知识,又能限制孩子每次盯着电子屏幕的时间。

    虚拟人物成女儿最好朋友

    两岁半的小姑娘知微笑着伸出手,刚碰到对面小朋友的手背,就条件反射似的收回来,把脸贴在姥姥腿上,自顾自地说,“我想去那边玩儿呢”。

    对面的孩子坐在童车里,敷衍地叫一声“妹妹好”,继续低下头玩手里的汽车。

    留下两位隔代老人不约而同地感慨,“现在的小孩,太独了!”

    这是小区里常见的一幅画面。

    虚拟朋友

    知微家住在一个新建小区,业主多是30岁上下的中青年、上班族。他们早出晚归,还经常出差,孩子们多数时间和祖父母呆在一起。

    知微是姥姥带大的。因为妈妈闫女士工作忙,晚上经常加班,知微甚至只习惯于跟姥姥一起睡。

    就在前夜,闫女士出差回家。她悄悄走进女儿和妈妈的房间,把给女儿的六一节礼物——两条连衣裙摆在床脚。

    昨天一早,听到女儿起床的声音,闫女士赶过去笑着问,“乖宝宝,有没有看到妈妈买给你的礼物啊?明天是六一儿童节,穿上漂亮裙子,妈妈带你出去玩好不好?”

    女儿却从正在给穿衣服的姥姥怀里挣脱出来,仰着小脸问,“妈妈,我不想出去玩,我想金杰,金杰刷牙了没有,我要给它喂点心呢!”

    金杰是苹果手机和IPAD里会说话的小猫。一年前,下载这款苹果商店里推荐的儿童互动游戏软件,闫女士只是简单地想,“也许女儿会觉得有趣,还能锻炼孩子说话动手的能力”。

    没想到,一年后,金杰、汤姆、安吉拉这些虚拟的人物,成了女儿最好的朋友。电子屏幕那端,欢快的音乐,色彩鲜艳的形象,古灵精怪的发音,对于孩子来说,显然比户外灰蒙蒙的天,似熟非熟的邻居小朋友,更有吸引力。

    交往尴尬

    同一单元不同楼层,知微爸爸熊先生的前同事吴女士的女儿小贝是同龄孩子。两家曾一起吃饭,一起去早教班体验,一起去游乐园,大人们希望两个孩子成为好朋友。

    但事与愿违,两个孩子却怎么也亲热不起来,小贝在妈妈的鼓励下唱儿歌时,知微却扭过头,去找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故事拼图。

    知微对数字很有兴趣,跟姥姥走在小区里,她常常指着路边停着的汽车,念车牌。一个傍晚,邻居小姐姐的妈妈偶然看到,就让自己女儿也来念。小朋友念漏了一个“5”,没想到,知微竟生气地把小朋友放在车牌上的手指拉下来,大声嚷着“你没念5!没念5!”

    摔跤之后

    而另一次,姥姥带着知微在单元楼下的门厅前玩儿,一个小朋友跑过来想和知微抱抱,没想到用劲有点大,知微没站稳,瞬间从身后的楼梯上滚下去。因为是屁股先着地,台阶也只有五六层,知微摔得并不严重,只是手肘上划了一道隐约的红痕。可小朋友的父母赶过来,把自己的孩子训得大哭,不停跟知微姥姥赔不是。

    姥姥尴尬地把知微带回家。早已不觉得疼的孩子又坐在电脑前,津津有味地看起《天线宝宝》。爸爸心疼地反复看着女儿的胳膊上微微鼓起的红痕;在厨房,60岁的姥姥低声对女儿说,“孩子碰着磕着,她爸爸嘴上不说,我脸上也挂不住,这隔代的责任太大了,我担不起!”

    “宅”事2

    进入幼儿园,外婆才意识到,孩子似乎出现了交往障碍,极度不合群,无法与同龄孩子共处与交流。

    北京东四五条幼儿园园长戴晓萱:对于交往中的正常现象,比如孩子之间的争执,家长承受力较小,而特别担心孩子受欺负,因而会采取远离态度。家长应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孩子之间的交往,遇到问题时应更多反思自己孩子的原因,促进矛盾的化解,培养孩子同伴间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

    “另类天才”入园需特别看护

    5岁的宝宝(化名)出生在一个高知家庭,父母和外婆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由于父母工作繁忙,看护宝宝的责任,就落在外婆身上。

    宝宝的“宅”是一种特殊意义的“宅”,“宅”主要体现在他的人际交往上。由于职业原因,外婆对于居住区外界的卫生环境充满戒备,很怕孩子在小区活动中感染疾病。

    出于卫生环境和宝宝健康的考虑,外婆在宝宝入幼儿园之前,几乎不让他与任何孩子接触。出去玩也要选没人时。宝宝生活在一个成人包围的世界里。

    5698

    主题

    1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精英会员

    欽命中華水軍大臣

    UID
    5056
    帖子
    137982
    主题
    5698
    积分
    34890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7-4-11
    最后登录
    2019-5-10
    在线时间
    5186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电信
    极度不合群

    幼儿园配专门老师

    直到进入幼儿园,外婆才意识到,孩子似乎出现交往障碍,极度不合群,无法与同龄孩子共处与交流。为此,幼儿园在孩子刚入园期间专门配备了一位老师,专门看护这个有点另类的小朋友,单独坐在班里一个专座。

    “这孩子有极强的自尊心。”曾看护孩子的老师说,由于口齿并不特别清楚,宝宝很少开口说话,更不要说与小朋友交流。因为吐字不太清晰,老师对他的话是半听半猜。“开始孩子还会重复,但只要重复3遍,老师还是没猜对,他就闭嘴不说了。”

    对于班级的集体活动,类似“六一儿童节”的活动,宝宝不仅不表演,甚至连来也不愿来。家长希望孩子融入集体,尽力与孩子协商,才勉强来半天。

    5698

    主题

    1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精英会员

    欽命中華水軍大臣

    UID
    5056
    帖子
    137982
    主题
    5698
    积分
    34890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7-4-11
    最后登录
    2019-5-10
    在线时间
    5186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电信
    求知欲强

    知识积累有时超过老师

    但是这个在幼儿园封闭的孩子,一回到家中就变得活跃起来。幼儿园从不开口的他,回家愿意给外婆表演儿歌;而对于家长教授的科技与自然知识,他也兴致盎然,表现出极高的求知欲和执着精神。

    进入中班后,宝宝的知识积累逐渐显现出来,有些方面甚至超过老师。一次在讲授海洋动物时,老师讲到一种动物,宝宝说这种动物有毒,老师不是很确定,而宝宝坚持认为没错,并要求老师当场确认,事实也果如他所说。

    5698

    主题

    1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精英会员

    欽命中華水軍大臣

    UID
    5056
    帖子
    137982
    主题
    5698
    积分
    34890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7-4-11
    最后登录
    2019-5-10
    在线时间
    5186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电信
    交往障碍

    对老师关注会冷对待

    从托班到小班,再到中班,尽管交往能力仍旧不强,但宝宝渴望交往的意识已逐渐提高。有时,他会在午饭后突然把饭盒从桌子上胡噜到地上,只为引起注意。中班时,偶尔也会主动拿着玩具碰一下小朋友,希望与别的孩子一起玩。

    但对于老师的过度关注,宝宝则表现出特别不适。老师特别的鼓励,他甚至会突然收起笑容,而表现出完全不在意的状态。有一次,因为园长的特别关注,还踢了园长一脚。

    在对宝宝的交往能力培养上,老师不断尝试,也不断调试着把握合适的肯定方式和力度,鼓励孩子融入同龄人的集体。

    进入大班,宝宝偶尔会与同班同学说话,同时也更愿与老师探讨最近从书中学来的知识。值得肯定的是,宝宝的家庭非常重视孩子的户外活动,几乎每周都要带领孩子到户外活动。孩子书本学来的很多知识,在户外活动中得到验证,也加强了他对知识的理解。但这类户外活动仍旧是大人陪同。

    A16版-A1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杜丁 王佳琳 魏铭言

    (新京报)

    5698

    主题

    1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精英会员

    欽命中華水軍大臣

    UID
    5056
    帖子
    137982
    主题
    5698
    积分
    348906
    阅读权限
    220
    注册时间
    2007-4-11
    最后登录
    2019-5-10
    在线时间
    5186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电信
    金寶卵傷不起啊~

    17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少将

    UID
    107099
    帖子
    17073
    主题
    17
    积分
    40863
    阅读权限
    190
    注册时间
    2011-8-21
    最后登录
    2021-3-25
    在线时间
    257 小时
    发表于 2013-6-1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IP:上海市 电信
    还是应该多带孩子出去玩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5-31 10:39 , Processed in 0.20631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