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2013年8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与十多位网络名人举行座谈交流。交流中,微博“大V”们达成共识,网络名人应坚守“七条底线”: 一是法律法规底线;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底线;三是国家利益底线;四是公民合法权益底线;五是社会公共秩序底线;六是道德风尚底线;七是信息真实性底线。在5天后闭幕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这一“底线共识”得到了更多的支持者。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网民规模迅速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今年6月,全国网民已达5.91亿。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难免夹杂着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风险。“七条底线”的提出,无疑是对口水四溢、谣言肆虐、戾气充盈等网络乱象的匡正。 笔者认为,这七条底线,直指当前网络文明与文化的软肋,不仅网络名人应该共守,而且全体网民都应该共守,守住这“七条底线”是每一个网民的责任与义务,守得住,就能打造一个网络文明时代,守不住,就会打造出一个网络丑陋时代。 “七条底线”其实不只是“大V”们的共识,也应是全社会的共同认知。纵观每一条底线,无论是基于法律、道德还是制度层面,无不关乎社稷安危、民族大义、社会和谐、公众权益等大是大非问题。这绝非高谈阔论的空洞说教,而是每个网民实实在在的利益表达。理性解读,倍感切肤连心,意义深远。没有国家利益,何来个人前途;没有诚信为基,如何为人处世;没有底线保底,哪来公序良俗?有共识才会形成明是非、知荣辱、辨美丑、识善恶的网络正能量,也才会有万众一心、同心同德的圆梦驱动力。 “七条底线”不仅是道德操守,也是行为准则,是“共识”也是“红线”,是必须恪守的“边界线”,不能逾越的“高压线”。坚守“七条底线”,就是要时刻坚守网络的行为规范。每个网民必须头脑清醒,界限清晰,底线明确。失却底线的口无遮拦和胡作非为,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法律的惩处。每个网民在网上活动时,必须心存底线敬畏,提升底线意识,强化底线自觉。 无底线便无规矩、无秩序,更无未来。无论是从维护自身权益还是呵护互联网发展环境来看,我们都必须齐心共守“七条底线”,并将其上升到制度层面,有关部门应该围绕这“七条底线”制定网民网络生活条例,规范网民的网络生活,引导网民共同守护好这“七条底线”,为建设一个健康文明的中国网络世界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