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程度的提高,网民数量成几何倍数地增加。截至今年6月底,网民规模已达5.91亿。与此同时,微博客发展势头也很猛,根据最新统计,我国103家微博客网站的用户账号总数已达12亿个,比较活跃的用户账号超过1.4亿个。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难免夹杂着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风险。网络每天创造着数以万计的丰富资讯,也带来了难以计数的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通常分为有害的谣言和无害的谣言,无害的谣言尽可一笑了之,比如西方国家就有愚人节,每年的4月1日,民众会怀着开心的心情去看又有哪些谣言新鲜出炉。但是有害的谣言则迫切需要治理,它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口耳相传,具有巨大的危害性,它们不仅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社会秩序,更严重损害了我国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引起广大网民和业界的公愤。 究其成因,网络谣言大多是有些人在网络上发表或具有颠覆性或怂人听闻的言论,以期达到吸引大众眼球的目的,获得内心虚荣感的满足。因为网络的特殊性,这些谣言往往会蒙蔽很多民众,造成恶劣的不良影响,甚至有可能会导致一些无法预知、无法挽回的后果。比如2011年上半年网上出现的加碘盐可以防核辐射的谣言,就导致了多个城市的抢购潮,虽然谣言很快被平息,但已经是有人暴富,有人破产,有人惊慌失措了,造成了多少家庭的困惑。有时候网络谣言甚至可以成为破坏政治秩序最有效的杀伤武器,其效果真就如《新闻联播》所说:“一些人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破坏社会稳定,甚至危及国家安全”。 解决网络谣言问题,需要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更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比如广大媒体和网民。 从媒体角度来讲,我们应该避免大众传播媒介作为谣言传播的工具。首先应该明确把关人的责任。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媒介对这些素材有一个取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这就需要把关人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不放松,防止新闻媒体成为某个人或某些人的御用工具。其次,媒体应该建立多种受众监督渠道。例如,通过民.意调查、读者信息反馈、聘请社会监督员等方式防患于未然,使媒体人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维护媒体声誉。 从网民角度来讲,不管是舆论的发起者还是网站的管理者,甚至围观的网民朋友们,都应该树立责任意识,要明白网络世界并不是一个可以无限度发言的地方,它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社会的道德。每个网民都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维护好网络秩序,不能让网络谣言肆意传播,甚至危害大多数人。网民朋友们应多加以理性的分析,能够正视网络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不过度依赖、不轻信盲从,对于未经证实或难以证实的信息保持理性,就能有效提高对网络谣言的识别力和免疫力,这也就可以让大家免受到网络谣言带来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