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米高的龙希国际大酒店,耸立在中国最富裕的村庄——华西村,给人一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突兀感。这或许是大楼建造者刻意营造的效果,戏剧性的选址以及夸张的造型可以吸引好奇的观光客,就像华西村在过去几十年里创造的集体经济奇迹,为其赢得无数到访者与赞叹声。
然而,怀疑的声音也接踵而至,严厉的批评者相信,投资超过30亿元、在高度上寓意“与北京保持一致”的龙希大酒店过于浮夸,难以取得商业上的成功,类似的质疑从大楼建造之初便一直不断。(注:北京最高楼国贸三期的高度为328米)
“华西建设这幢大楼,既是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城乡一体化’要求,也是自身转型发展的需要。”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董事长吴协恩在给《第一财经日报》的书面回复中称。
在对外宣传的材料中,华西村办集体企业——华西集团2012年收入达到524.5亿元,但这实际上是按税务口径统计的开票销售收入,遵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显示,华西集团2012年合并报表后的营业总收入只有276.7亿元,并且较2011年308.4亿元出现约一成的下滑。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华西村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在工业化的轨道上,依靠重化工、纺织业完成原始积累的华西村走到了十字路口,急需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以华西集团旗下主业为化纤制造的华西股份(000936.SZ)为代表,今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度下滑,营业收入11.02亿元同比减少22.88%,净利润为1521万元同比下降82.04%。而作为华西村另一支柱产业的钢铁,也正在经历行业周期性低谷的折磨。
为了扭转颓势,吴协恩提出了富于挑战的转型口号:由传统工业向三产服务业转型,通过调整产业布局为华西村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延续这个村庄在改革开放年代创造的经济奇迹。
然而,转型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对财富的追求,奉行集体主义模式的华西村更需要用事实向外界证明,其所坚持的独特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模式具有足够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