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安部、教育部联合下发通知,各中小学要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和寒(暑)假前安排不少于4课时的消防知识教育课程,每学期组织一次火灾疏散逃生演练;每学年参观一次消防队站、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并布置一次家庭消防作业;每年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119”消防日期间,要集中开展知识竞答、疏散演练等消防主题活动。 此通知可谓是安排详实、要求全面,若真能落到实处,我们也应为之鼓掌。虽然只是针对消防的安全教育,但有此开端也弥补了一部分国内安全教育的空白。我国的安全教育一直处于教育盲区,偶尔开展的参观教育也只是形式主义,走马观花似的面子工程。不仅教的人不重视,学的人也不认真,其原因有二:一是安全理念不强;二是存在侥幸心理。有的人认为中国这么大,人这么多,灾难怎么就会那么巧得落到自己头上,总是以看客身份看待身边的灾难危险,一旦降临到自己头上也只是哀叹自己的倒霉。 安全教育的缺失更是导致了许多悲剧的发生。上海“11.15”特大火灾发生时,有低层住户在自家遇难,寄希望于他救而延误了自救的宝贵时机。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让国人震惊,也让许多人开始恶补地震救灾知识,学校、社区也纷纷开展逃生演练,可热劲一过去,大家该干嘛干嘛,抗灾自救常识、逃生演练等都放诸脑后,真到了2013年的雅安地震,照样把一些人吓得神魂俱裂,也不知道该往哪跑。 公元6年的春天,塞内加曾告诉我们“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灾难也许随时都会到了,而生的机遇永远留给有安全常识的人。让安全教育根植于心,这是一个民族文明进程的体现,当灾难来临之时,体现一个国家的从容不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