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记者: 刚才我听您介绍去年工作情况的时候提到了青岛“11.22”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情况,说目前调查工作已经结束。我的问题是,目前这起事故的原因有哪些结论?责任追究的情况是怎样的?调查报告是否已经形成了,何时能够向社会公布?谢谢。 黄毅: 对于这起事故的调查处理,习(河蟹)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国务院及时组成了事故调查组,历时一个半月,已经提交了事故调查报告。等国务院正式批复之后,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并全文公布事故调查报告,届时杨栋梁局长在现场所提出的一连串问题都会在调查报告中找到答案。这起事故被认定为责任事故,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输油管路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变薄破裂,原油泄漏,流入排水暗渠,所挥发的油气与暗渠当中的空气混合形成易燃易爆的气体,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集聚,现场处置人员使用不防爆的液压破碎锤,在暗渠盖板上进行钻孔粉碎,产生撞击火花,引爆了暗渠的油气。由于原油泄漏之后到爆炸八个多小时期间,泄漏的原油已经形成的混合气体受排水倒灌的影响,在排水暗渠当中急剧蔓延、扩散,从而导致在大范围内连续发生爆炸。事故共造成62人遇难,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 黄毅: 这次事故所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对隐患的排查治理不认真、不负责,尤其是对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存在的重大隐患没有进行彻底的排查和整改,在这方面,企业有责任,政府监管部门也有责任。二是应急处置不力。原油泄漏到爆炸八个多小时,期间从企业到政府的有关部门对事故风险研判失误,没有及时采取封路警戒的措施,也没有及时通知疏散周边的群众。三是违规违章作业,现场处置人员没有对暗渠内的油气进行检测就冒险作业,而且采用非防爆的工具进行施工,从而导致油气爆炸。四是规划设计不合理,事故发生地段规划建设非常混乱,油气管道与周边的建筑物距离太近,特别是输油管道与暗渠交叉工程设计不合理,存在重大隐患。所以说设计部门、市政部门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黄毅: 以上这四个问题应该深刻吸取教训,血的教训决不能再用血的代价去验证,一定要深刻地总结、吸取这次事故的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谢谢。 中国安全生产报记者: 2013年总书记明确提出安全生产工作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我们也看到很多地方的党政一把手站在了工作的第一线,我的问题是,今年我们将在这方面有怎样的工作措施和创新呢? 黄毅: 习(河蟹)总书记提出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这是对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的一个重大创新。按照这个总的要求,我们现在正在研究如何落实具体的实施办法。总的思路:第一,要强化地方各级党委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监管,解决安全生产当中的重大问题;第二,要进一步明确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在安全生产上的监管职责,切实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第三,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安全生产的考核办法,加大安全生产在各种考核当中的权重,制定实施重特大事故一票否决的制度。按照这个思路,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研究、论证,与相关部门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