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简阳共完成交通投入30亿元,新改扩建各类公路1583公里,窑河坝大桥、成简快速贾家连接线竣工通车,成简快速C段、三岔湖环湖北路春节前通车,成安渝、成都二绕、成渝客专等大通道加快建设,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螺简路和金简路改造启动建设,修建农村客运站10个……“成都区位、简阳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
新机场落地后,将构建起成都和新机场“两个中心”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加速推动简阳从次级交通枢纽向综合交通枢纽转变。
亮点四 大项目带动大发展
【阐释】大项目孕育新希望,大项目推动大发展。借力成都新机场选址落户、天府新区建设、毗河供水工程开工的叠加机遇,简阳项目建设风生水起,乘势跨越风帆高扬。
大项目全面开花落地
北京东方园林、天津亿联、香港世茂、中铁建等大企业集团与简阳携手合作;与成都体院、西南交大、西华大学签约引进高校项目,实现高等教育零的突破;与四川机场建设集团签订200亿元的投资框架协定,推动临空经济迅速起步、快速发展……
2013年,简阳继续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年实施简阳市级以上重点项目238个,总投资117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3亿元。
截至11月底,23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1.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0.5%。其中,7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04亿元,93个资阳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56.9亿元。
大项目、大投资、大带动。2013年,简阳组团赴北京、深圳、杭州等地宣传推介,举办开放合作暨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2次,引进到位国内资金95.6亿元,签约总投资479.6亿元的项目2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个……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成功入驻,带来了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的快速聚集,为全市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今天的投资规模,就是明天的发展规模;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今天的投资力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今天的投资系数,就是明天的幸福指数。”赵春淦说。
秉承这一共识,简阳始终把项目做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全力以赴抓项目、促发展,城建、交通、工业等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开花、齐头并进,为简阳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
亮点五 产业发展大提速
【阐释】项目频频落地,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简阳也不例外。2013年,简阳的产业发展也呈加速状态。
强化产业支撑 构筑发展核心引擎
“强化产业支撑,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王宏斌表示,2013年简阳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2341”工程(2013年全市工业类项目竣工20个、加快建设30个、新开工40个、启动前期包装储备10个)为抓手,大力推进产业突破、园区建设、企业发展,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预计实现规模工业产值656亿元。
——这一年,简阳工业承载平台更加坚实,工业集中发展区拓展到20平方公里,被列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1+4+1”主导产业实现产值596亿元,新培育规模企业13户、达193户,省级技术中心达17个。
简阳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656亿元,被评为2013年“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百佳县”。作为成渝经济区中轴线上的节点城市,简阳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节能产品生产等产业方面空间广阔。
——这一年,简阳被确定为省级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县。简阳用抓工业的力度抓服务业,初步形成以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旅游为主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全年实现旅游收入44.5亿元。尤其是三岔湖长岛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洲际酒店竣工,“两湖一山”国际旅游度假开发建设迎来新时期。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2亿元、增长12%。
简阳现代物流集聚区快速推进,大华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唯品会销售收入20亿元。三大商贸集聚区初具规模,海底捞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区等项目扎实推进。特色旅游业加速发展,东来桃源通过国家3A..级景区初评,简阳荣获“大美中华·国际知名节会旅游名市”称号。
——这一年,简阳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特色种植业扩面增量,新建“千亿增收工程”万亩示范园区2个,连续8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简州大耳羊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培育成功的第二个肉羊新品种,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资阳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156户,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达9个。
亮点六 深化改革步伐加快
【阐释】2013年是中国的改革元年,同样也是简阳深化改革的元年,在2013年中,简阳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改革创新 注入简阳发展新活力
2013年,简阳在全省率先启动扩权强镇试点。简政放权,扩权强镇,激发活力,构建了与多点多极支撑发展相适应的工作格局。
2013年,简阳设立简城、射洪坝两个街道办事处,实现了行政管理体制的重大突破,为加快简阳大城市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对简阳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3年,简阳争取并实施全省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掀开了简阳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崭新一页。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2亿元,签约引进天津亿联商贸城等15个重大项目,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达10家,外贸出口连续5年超1亿美元,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攀升。
同时,简阳顺利实施土地“双挂钩”项目。获得6318亩土地指标,有效破解了发展用地瓶颈,探索了新村建设的新途径,成功经验受到省国土资源厅高度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简阳还科学规划建设8个产城一体单元。深化了发展战略布局,提出了以天湖大道启动三岔新城建设、以龙马大道延长线启动龙简新城建设等思路,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在简阳工作化、项目化、具体化。
亮点七 现代化大都市初具雏形
【阐释】在国家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背景下,简阳将怎样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避免城镇空心化、产业孤岛化,推动以产兴城?处在城市转型中的简阳,打响了城建攻坚战。
六位一体 构建现代化田园大都市
2013年12月31日,简阳香港城·中央大街附近的商业街区,人流涌动,尽显繁荣……这个以香港城·中央大街为核心的现代化商圈初具规模,已形成吃、喝、娱、购、游一条龙的服务产业。如今的简阳,俨然已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
2013年,简阳着力构建现代化田园大都市,创宜居宜业优质环境,构建以简阳主城区大城市为龙头,以三岔新城、龙简新城、空港新城三个中等城市为引擎的“一核三极”发展格局。一座现代山水园林城市加快建设。
——城镇建设全面提速。坚持“拥江发展、上拓下延、四镇同城”,“三坝三片”开发如火如荼,雄州广场等竣工投用,高铁片区核心区基础设施等启动建设,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4.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0.2%,森林覆盖率达36.8%。第三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城考”列全省14个县级市第3位,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顺利通过技术核查。
——新村建设扎实有效。坚持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施家镇环溪村等5个市级新农村综合体、70个新村聚居点基本竣工,三合镇等11个乡镇级新农村综合体加快建设,河东河西发展更加均衡。新建(整治)通组碎石路1389公里;新改扩建标准敬老院3所,完成户户建砖房8260户。
2013年,简阳坚持“顶层设计、全域规划”,简阳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正式启动,三岔、龙简2个中等城市和8个产城一体单元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六位一体”城镇体系基本形成。
亮点八 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阐释】2013年,简阳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促进社会和谐,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实施民生工程 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平整的水泥路取代昔日泥泞小道;新建的活动广场上村民摆弄着体育器材;房子也粉刷一新。“路修好了,环境也更美了。”村民徐永荣感叹说。
这里是简阳市石板凳镇长堰村——该市首个民生工程示范村。而长堰村只是简阳众多受惠于民生工程村落中的一个。
2013年,简阳市委、市政府大打民生“组合拳”,实施“十大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卫生、住房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依托“十大民生工程”,去年,简阳市以解决农村特困无房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重点,改善城乡群众居住、出行等百姓最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该市全年改造农村危房4314户,建设保障性住房3170套,实施棚户区改造1877户,解决了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通乡油路27.6公里,通村公路169公里,综合整治11个社区。
改善民生,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自然离不开文化建设。
2013年,简阳文化建设空前繁荣。着力加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探索,形成了以春季樱桃节、夏季龙舟赛、秋季钓鱼节、冬季羊肉美食旅游文化节为重要载体,其他活动为补充的“4+N”特色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坚持文化发展“五大战略”,每月一个大型活动,每年打造2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舞台文艺节目,大力实施百人二胡、百人鼓舞等“六百工程”项目。
2013年,简阳举办各类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100余场,群众自发性文体活动超过3000余场,有效地凝聚和传播了正能量,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
(本版图片由简阳市委宣传部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