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与地区、企业的关系 沈念祖 周伊雪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严惩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2013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初步核实处理反映问题线索19.7万件,立案17.2万件,结案17.3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8.2万人。其中,处分县处级以上官员6400多人,比2012年同期增长36.3%,反腐成绩斐然。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反映出当下的腐..败率之高。 区域腐..败排行榜 中央对打击区域腐..败力度明显加大,从去年5月,中央启动第一轮巡视工作,中央巡视组的巡视对象主要是省部级官员。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成员、中央纪委研究室主任李雪勤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网友进行交流时就介绍:“如果哪个地方、哪个部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或者发生系统性、普遍性、区域性的腐..败问题而不制止、不查处、不报告,无论是党委还是纪委,都将被倒查,被追究责任。” 经济观察报记者统计,2013年内,中纪委监察部通过网站共发布了112名重要官员的落马情况,其中,北京、辽宁分别有11名官员落马,四川10人,湖南9人,上海、海南各7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认为,仅凭一年的数据做判断并不具有代表性。为了衡量中国省级地区的腐..败程度,聂辉华通过整理1999-2007年的《中国检察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用“每万名公职人员的贪污贿赂立案数”来衡量一个地区的腐..败程度。“事实上,这也是国内目前唯一可获得的省级腐..败数据集。”聂辉华表示。“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的腐..败程度排序”中,数值越大,表示腐..败程度越高。从数据上看,最腐..败的地区多数是东南沿海省份和中西部省份,其中福建、贵州、浙江等位居前列。 聂辉华认为,根据这份排行榜,腐..败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并不是正相关的。一方面,越是发达的地区,资源越是有价值,腐..败的机会可能越多;但另一方面,越是发达的地区,如果其产权保护程度和合同履行程度好,那么腐..败的空间就会相应变少。反而是一些经济水平中等偏上的地方,有市场化提供的腐..败机会,但还没有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腐..败自然就会滋生。“制度落后于增长,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体非常普遍。因此,我们会看到一些经济水平比较靠前的省份比如福建、浙江腐..败程度更严重。”聂辉华说,“此外,由于北京、上海和西藏这三个地区地位相对特殊,腐..败程度最小。”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吴一平则认为:“经济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容易滋生腐..败。经济发展水平高了之后,内生动力会去抑制腐..败。” 不过,学界对于在使用“每万名公职人员贪污立案数”度量各省腐..败程度一直存疑。 吴一平指出该指标可能只反映了暴露出来的腐..败案件数,很多地区暴露出来的腐..败案件数很少,但不代表其腐..败程度不严重。因此,“每万名公职人员贪污立案数”反映的更多是反腐..败的力度,而不是腐..败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