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打了狗,就是虐待动物,如果你打了人,就是犯罪。但是,父母在家打孩子,却往往被认为是为孩子好———我们应该纠正这种观念。”———一位“儿童权利委员会”的负责人如是说 “看到他们不刻苦练习,我非常着急,现在教育局规定了对学生不能打骂,但你们家长可以呀,咱们不都是为了孩子好吗!———一位体育老师在家长会上称 昨日下午1时许,家住在双桥路的10岁小女孩菲菲(化名),因为不会背课文,外公用竹条打了她,阻拦无果的菲菲爸爸气得拨打了110……中国自古就信奉“黄荆棍下出好人”到底该不该打娃娃?有调查显示,有12%~18%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使用“打一顿”的方法。相信“打一顿”管用的,农村高于城市,爸爸高于妈妈。 菲菲的爸爸舒先生告诉成都商报(微博)记者,2009年他和菲菲妈妈离了婚,菲菲判给妈妈,他每月支付400元抚养费。此后,菲菲就跟着在小区1楼守车棚的外公外婆生活。因为自己住在车棚对面的3楼,站在厨房阳台上,便能看见车棚外的一些情况。昨日下午1时许,家人告诉他,菲菲挨打了。他跑到阳台上往下张望,发现菲菲的外公正用一根棍条打菲菲,菲菲的哭声很大,他气得赶紧下楼进行阻止。“娃娃的外公说娃娃背不到书,自己在教娃娃,说我管不到。我说如果你再打,我就打110报警。”舒先生说,娃娃的外公并没有因为他说要报警而停下来,“他还说,我还要多打几下”。 很快110巡警赶来,对双方进行协调 昨日下午,外婆康婆婆告诉记者,菲菲今年10岁,读小学5年级,昨天上午9点过,外公喊菲菲赶紧起床背课文。但直到中午12时许,菲菲仍没有起床,她便拿着衣架子打了几下菲菲,菲菲这才起床。中午12点过,外公从外面拉三轮车回家,便让菲菲背语文课本的《大人们这样说》,而菲菲背了不到一半,就背不下去,这让外公很生气,拿出竹条打菲菲屁股。 家长矛盾:该不该打孩子 外公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打娃娃没什么不对 外公秦大爷告诉成都商报(微博)记者,菲菲和其他小孩不一样,2009年父母离婚后,菲菲一直跟着他们生活,寒暑假的时候妈妈带回去。平时娃娃的教育都靠他一人,但他要守车棚要开三轮车,很多时候忙完了,都是先检查娃娃的作业再吃饭。此外,他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因家长管教不严,娃娃学坏”的新闻,他希望菲菲多读书,以后生活得好一点。他认为,打娃娃没什么不对,“俗话都说黄荆棍下出好人,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外婆康婆婆称,打娃娃是为娃娃好,何况她发现,口头教育很多时候起不了多大作用,但菲菲很调皮,爱玩,还喜欢睡懒觉,周末可以睡到中午12点,而菲菲已经10岁多了,不能任其发展。她还发现,必要的时候用下棍棒,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只是吓下娃娃,谁想把娃娃打痛,除非不是亲生的”。 外婆康婆婆说,菲菲直到中午12时许才起床,尽管她中途催过她很多次,可菲菲仍没有起床,她便拿衣架子打了几下菲菲,菲菲这才起床洗漱和吃早饭。 外婆康婆婆说,昨日中午催菲菲起床时,的确说过她是“瓜娃子”,但那纯粹是自己的口头禅。老伴打菲菲时说“老子”,也是气急败坏,不是有意为之,他们知道这是不对的,以后会注意说话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