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37|回复: 11

中国“辞赋第一乡”创生记

[复制链接]

342

主题

874

回帖

8199

积分

上尉

UID
112669
回帖
874
主题
342
积分
8199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12-1-30
最后登录
2020-8-6
在线时间
742 小时
发表于 2014-5-12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辞赋第一乡”创生记  
                                                                                    冷林熙                                                                              
      山水不言,可著诗书万卷;文化无形,却藏魔力千钧。天府蜀西,遍藏奇珍异宝;中川丘野,亦是人杰地灵,古名故土,先贤文脉源远流长,文化积淀广博悠深。既知春秋芳华长驻,扪心自问咋传承嘞? 余以此之记,作答自问。命笔当起于生之根基,长之故地;撰文须念,养我之家乡父老,教我之师长先辈。由是可自知,辞赋之人何以跋涉、探索;“辞赋之乡”怎样艰难创生也!  
    简阳坛罐家乡,地处川中丘陵;与古蜀文化名城成都,仅一山之隔,阡陌紧连,唇齿相依,故尔深得蜀宗汉祖遗脉之神传;秉承“天府之国”人文之化育,而素来先业光烁,文明昌扬,人才汇聚。亘古灵地之间,既能指点江山,又善激扬文字,挥毫抒臆,笔铸华章、美文者,不乏其人。然而,鉴之种种原因,或疏于展示更张,荟萃发掘,以致成孤芳自赏,斗室玩味之类;或散失民间角落,悄然隐匿,无人问津;或环境逼迫,胎死腹中,不曾杀青面世,则遭厄运,无以传播继承等等。     
    不才生于坛罐乡两河村,贫困之家,世代缺书少文。两上初中,均因天灾人祸而无终夭折。所幸家有叔父冷开华,自幼苦读诗书,甚为发奋,忍饥挨饿,矢志不移,终至中专毕业,就职龙泉驿区。因其擅长写作,并于我等晚辈之读书学习都很是关心。每有上报文章、作品,则书寄于我,并现身说法,教之以写作、为文之技能要领。而我先后所在之贾家、坛罐民中校内,又有恩师卿逢润、唐仕福等爱好文学之人,因其早年从事新闻,见多识广,才思锐敏,语文教学,潇洒自如,十分了得。天助我等学生之辈如鱼之有水,虎之添翼也!
     尤其卿逢润老师,因其多年有感即发,常写诗文,而遭致文...革抄家关押,批成“牛鬼蛇神”而“九死一生”。但于学生之影响教益,却反而有增无减,至今尤深。与我同班同学,现西师大博导教授毛远明,77年仅凭此卿老师所教初中学历,即以当时之全市语文成绩第二名考进大学,便是最鲜明之例证。  
     而于本人,如斯各位师长,家校兼备,左右帮衬,身心示范,耳提面聆,亦岂不令我钝刀莽力,笨鸟先飞,与写作结下不解之缘,乃致大有须叟难离之情分欤!
     斗转星移,荏苒光阴,弹指挥间,十年寒窗,几年农民,三十余年从党政,昏然过五旬。无须红.头.文.件,一刀切下退二线;回首岁月蹉跎,可叹一事无成;不免心生遗憾,无颜家乡父老,有愧天地良心也!
     紧接,又因天降横祸,身患癌症。生死关头,阴阳临界,更觉人生苦短,时日如金。恨晚尤须争分夺秒,知耻后勇而奋不顾身。报效家乡父老,奉献社会,当为今生最终之使命矣!
     于是,家乡修桥补路,不忘捐资出力。回乡探亲养病,奋笔抒怀,寄情山水风貌,结集诗歌、散文,鼓呼开拓创新。然则久而久之,又感势单力薄,杯水车薪,叹自回天却乏力,前头新路,何以探索得觅寻耶! 迷盲之间,甚幸老天再显圣灵,助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于成都养治期间,与早年坛罐民中校长赵克伦先生不期而遇,久别重逢。先生德才,早己深深领略,先生退而不休,蓉城家教,硕果累累,亦有耳闻。欣然加盟先生之家教写作,文来书往,情艺兼长,笔力日增,十年家教,起早贪黑,忘食废寝,自费著书,奖赠学生。不论同在成都,还是分身蜀京;两心、两笔“不曾一日闲过。”先生、学生、勉励、切磋、点评,日日通电话,书信亦频频。家教新书,五易其稿,十数余册,百炼千锤,卧薪尝胆,殚精竭虑,不惜衣带渐宽,鬓白身轻;终成捐赠家乡儿童、家长望梅止渴之学习佳品。克伦先生,年过古稀,一生奉献教育,且不懈诗文之笔耕。百卷书稿,上千诗作,苦心孤诣,碧血丹心。教学有良方,教子获大成,事业家庭皆优秀,飞声腾实,有口皆碑,名扬乡县市省。先生之功德人品,如星月照胸,激励我奋进不息;先生之诗文书卷,似甘泉入口,开启心脑,润泽腑肺;鞭策我不懈研读,勤炼勤写,苦中有乐,其乐无尽。读书写作,助我驱除病魔,体健如初,老当益壮更精神;写作读书,助我心志笔力双丰收,不断创新屡获殊荣。文章得首奖,年年评先进,区、市、省首家示范,新时代学习型家庭。先生之榜样,无不使我奉献家乡、社会而信心百倍,无怨无悔,永无止境也!
      共先生之朝夕相处,耳濡目染,为文写作,更加顺心顺手,富于文采激情。当于长期写作实践之中洞见出,集诗歌散文优势之辞赋,千百年来“束之高阁,合者盖寡”,尤需发展、创新之时,是先生关于“厚积薄发”之多次提醒,使我在大量优秀传统辞赋之阅读中,确立了效学古蜀先贤司马相如,左思、苏轼,运用辞赋文化,助阵家乡建设发展之思路与决心。而当提笔赏试写作之时,先生《蹒跚集》之百千诗词,尤其那文彩飞扬,金相玉质之《都江行》、《任教》等精美佳作,则更加清晰地浮现眼前,而成为我最直接,最现实之范文、模本。古圣前贤,恩师先生,楷模在胸,典范于心,我之第一篇以家乡山水为题材,充满眷恋、赞叹深情而又不乏历史鉴诫道理之《高滩坝赋》,便于2002年秋正式诞生。以致07年克伦先生提出“打造中国辞赋之乡”倡仪之时,一再将此赋文作为这一宏大创想之发端、起始、标志与象征。
     虽之,先生所言,并非不是事实。亦进而展示了先生之高风亮节、美德品行。然而,令我之不安与愧疚之下,才专此记文加以说明之。综我上述之所言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辞赋等文集形式反映、赞颂家乡风貌,远不止于新世纪之初才算开始;更不仅仅是我个人之先知先为。家乡父老,师长,前辈,其思想、精神、品行、人格,其诗文、作品,智慧之果,汗水心血;他们于我等之培养、支持,尤其如克伦先生大量诗词文章之启迪、铺垫等等都无一不是这一构想、创思之基础、先导、先声、先例、先行矣!
      时至05年秋,先生将离蓉移居北京。为与当年乡友,师生会聚,共商以文抒怀,养怡身心,助阵家乡改革建设。先生提议,并为我六旬寿庆日夜奔忙,以致一再推迟进京程期。共间,先生与逢润、仕福、诚心、顺智、杨波等多位恩师,学友之深情致贺,更令我没齿难忘,成为于我不懈读书写作之终身动力。同时,恩师、学友们致贺诗文之优美辞章,绝妙技艺,又为我习作辞赋给予了极好之启示与导引。 当我仍在成都,选以川蜀之颇具示范性意义之题材,写下20余篇赋文,准备单独集成《蜀赋新篇》之时,克伦先生又高屋建瓴、审时度势,为配合家乡坛罐之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及时提出以三卷辞赋新书,合力打造坛罐“辞赋之乡”的倡仪。并以电话方式牵头,串联仕福、勤昌、子培等师生、乡友,迅速写出近二十篇辞赋,集成《坛罐赋歌》(第一集书稿,后改名《坛罐新乡赋》)。同时,远在北京的克伦先生,经过两年的多点选材,涵盖全国而收集撰写了230余篇赋文。此之《中华新赋》①又在他手中很快成形。拟于08奥运前,作为迎庆奥运,打造“中国辞赋第一乡”之盛大献礼。为近现代大型、大众辞赋新作新书之稀缺填补了空白。克伦先生在为辞赋,这古老而年轻的传统文化之创新发展,所作出之艰苦努力,真是难能可贵,无人企及也!
     而今,家乡人民举旗务本,奋发有为,经济腾飞,事业升平,新人新事,春笋勃发,与日剧增;文化旅游,呼之欲出,葵藿相倾;佳美际遇,千载难逢,精神激励,赞颂文化,自当大用,应运而生。值此时节,更觉克伦先生之(河蟹)远瞩,打造“辞赋之乡”尤如春风化雨,水到渠成。为表达对先生之这一创想之无限感激,我几日里彻夜难眠,不能自己。在撰写出《坛罐乡赋》、《雄鹰赋》、《辞赋之乡创意策划方略》等等之间,又写下了“辞赋之乡楹 联集萃”:
     其一、横批是:“斗南一乡”
         金宝坛罐,新村建设,典型示范,迎来天下宾客,福到中川丘野,催开文化旅游之花;
         古雅文章,神韵拓展,首例探索,请出庙堂书斋,喜进百姓人家,创建中国辞赋之乡。
    其二‘横批是:“赋歌史话”
         效学川蜀贤圣,相如东坡,喋血汉宋,写下不朽名赋,光耀中华文明古国;
         俾使坛罐师生,克伦林熙,呕心京蓉,创出无冕习作,续写华夏美文新篇。
    诚然,提出口号、创想,写下辞赋书文,都仅仅是漫漫长途第一步。打造“中国辞赋之乡”还任重道远,而无异于登天探月,万.里长征。但在先贤师长,家乡父老精神之鼓舞与感召之下,我等已抱定毕其一生精力之决心,誓让辞赋之花盛开家乡,“辞赋之乡”美梦成真!

注:此稿原为《蜀赋新篇》代后记
                                                         2007年12月6日
                                               于蓉城 锦江狮子山“明珠园     
                                                           
   附:                                                  
                                        坛 罐 乡 赋
                                                                冷林熙
       中川简阳一堉,天府雄州以西;龙泉山脉东麓,三岔翠湖近邻。古因作陶烧窑,技艺精湛,声名远播“金坛罐”;今由为民造福,功德无量,大善广普 “好典型”。
      遥想古往今来,世代坛罐众生,百折不挠,战天斗地,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纵观先业光大,文明开继,自由解放,响应革命,办学兴教,支前拥军,时时处处,不曾半步后退。历数兴修水利,产业变革,开筑路网,示范新村,振兴经济,发掘人文,事事宗宗,常争一路先行。
      追忆冬去春回,千古社稷故里,物华天宝,俊彦群集,踵事增华,造化传承,日晖月映,人杰地灵。或土生土长,坛罐儿女,或就教就学,民中师生。党政、院校、军队头领,市长、校长,分区司令;人人文武兼备,留香人生旅程。诗痴、赋迷,文秀学者;专家、教授,博士导师;个个德艺双馨,致力著述学问。
       欣看乡村上下,干部民众,观念日变,奋发有为;社队内外,单位团体,心力齐合,众志成城。南堰、大鹅,两河、四溪,白房、青龙,烧房、栗子,八村犹如八姊妹。张湾、李碥,新社、老村,上沟、下坝,三山、五岭,一乡胜似一家亲。顶天立地写春秋,含辛茹苦育子孙。风雨尤知同舟暖,困窘更思手脚情。辛酸处处探索路,砥砺代代坛罐人;天灾人祸不低头,血注汗雨何觉惜。毛井沟引蓄水库,高滩坝路桥工程;“石三”道旁谋开发,山村荒野出精英。艰苦创业显身手,开山劈岭打头阵。
      韭黄基地,珍果名牌,养殖样板,文化精品,你帮我扶上台阶,彼传此学淘真经。四面八方喜事多多,千家万户佳话频频:“外省贵宾才送走,中央领导又亲临”。回副总理,视察坛罐南埝,新村建设,寄予厚望,赞叹有声。
     博导教授,不远千里,回到坛罐,民中旧址,三躬跪拜,怀揣乡土,感念母校深恩。古雅辞赋,继承创新,请出庙堂书斋,高阁深院,送入百姓人家,亲近大众平民。《中华新赋》、《蜀赋新篇》、《坛罐乡赋》,礼赞三卷,一代辞赋新风,起步于坛罐乡村。有口皆碑坛罐乡,不胫而走玉瑰名。秀水青山欢歌迭起,绿荫新村妙景日增。
      喜今朝,改革深化,石破天惊,春风再度,催人奋进,甩伸双臂,披荆斩棘,文经并举,打造靓丽“金坛罐”,七沟八坝添新锦。
      庆明日,科学发展,空谷足音,天地人和,把定良机,迈开大步,扬鞭催马,工商齐跃,再创恢弘大功业,九湾十岭更繁荣。
     坛罐之天地,奇彩斑斓,灿然生辉,光耀古今垂范之青史;坛罐之道路,艳阳高照,欣然出新,尽展未来壮美之前景。
     坛罐之时代奇葩,遍开天下,四溢芳芬。多情应颂,亦珍亦宝,如诗如画辞赋之乡;命笔当书,好山好水,新风新貌坛罐之最矣!
丁亥十月初八于蓉城

14

主题

170

回帖

988

积分

四级军士长

UID
123720
回帖
170
主题
14
积分
988
阅读权限
80
注册时间
2012-10-6
最后登录
2017-4-27
在线时间
55 小时
发表于 2014-5-12 10:30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懂,坐个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6592

回帖

1万

积分

上校

UID
26634
回帖
6592
主题
105
积分
19412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8
最后登录
2025-8-9
在线时间
1160 小时
发表于 2014-5-12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白话好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572

回帖

3463

积分

预备军官

UID
2126
回帖
572
主题
10
积分
3463
阅读权限
120
注册时间
2006-9-23
最后登录
2015-6-18
在线时间
254 小时
发表于 2014-5-12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经》《离骚》先秦散文、汉赋、六朝骈文、唐宋散文、诗、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华文学园中的瑰宝数不胜数。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是我们先辈智慧和激情的结晶,是炎黄子孙的骄傲。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和义务做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572

回帖

3463

积分

预备军官

UID
2126
回帖
572
主题
10
积分
3463
阅读权限
120
注册时间
2006-9-23
最后登录
2015-6-18
在线时间
254 小时
发表于 2014-5-12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我们会因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阅历不同、岗位不同、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等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表现出千差万别,行动就更不用相提并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572

回帖

3463

积分

预备军官

UID
2126
回帖
572
主题
10
积分
3463
阅读权限
120
注册时间
2006-9-23
最后登录
2015-6-18
在线时间
254 小时
发表于 2014-5-12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心已属不易,应享点赞;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可钦可敬。然而要达成共识,形成气候,实在是一场胜数难测的攻坚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2

主题

874

回帖

8199

积分

上尉

UID
112669
回帖
874
主题
342
积分
8199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12-1-30
最后登录
2020-8-6
在线时间
742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女如茶 发表于 2014-5-12 10:30
看不懂,坐个沙发

谢谢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2

主题

874

回帖

8199

积分

上尉

UID
112669
回帖
874
主题
342
积分
8199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12-1-30
最后登录
2020-8-6
在线时间
742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烟不离手 发表于 2014-5-12 11:44
还是白话好懂

谢谢问好!对不起,难为您了。但我的赋还常受人指作不够古赋之味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2

主题

874

回帖

8199

积分

上尉

UID
112669
回帖
874
主题
342
积分
8199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12-1-30
最后登录
2020-8-6
在线时间
742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虚此行 发表于 2014-5-12 13:10
《诗经》《离骚》先秦散文、汉赋、六朝骈文、唐宋散文、诗、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华文学 ...


到底是行家里手,一般人是难有如此见解的啊!感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2

主题

874

回帖

8199

积分

上尉

UID
112669
回帖
874
主题
342
积分
8199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12-1-30
最后登录
2020-8-6
在线时间
742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虚此行 发表于 2014-5-12 13:17
有心已属不易,应享点赞;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可钦可敬。然而要达成共识,形成气候,实在是一场胜数难测的 ...


敬谢深切理解。感佩(河蟹)远瞩!问好,远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3504

回帖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UID
4184
回帖
3504
主题
35
积分
14785
阅读权限
0
注册时间
2007-1-23
最后登录
2018-11-20
在线时间
1430 小时
发表于 2014-5-12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2

主题

874

回帖

8199

积分

上尉

UID
112669
回帖
874
主题
342
积分
8199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12-1-30
最后登录
2020-8-6
在线时间
742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休闲老菜 发表于 2014-5-12 20:44
唐诗,汉赋,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现代人大都不怎么懂了,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能够传承的已不多了。 ...

敬谢友君抬爱、关怀和祝福。我的肠癌已手术15年了。应该是算没问题了。现在毕竟年近古稀,总感时不我待,欲尽绵薄之力做点喜欢的事!遥遥问好!祝晚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5-8-20 08:12 , Processed in 0.05275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