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6-2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和平营救人质努力失败
22时10分,接警后的第一批警员赶到了事发现场,将文化宫包围起
来。文化宫内的恐...怖...分...子向警察开枪,并扔了几颗(河蟹)。警察开枪
还击,一名恐...怖...分...子在交火中受伤。恐...怖...分...子逼使一名叫季扬娜•索林
斯金娜的女人质给NIV国家电视台打了一个电话,再次重申了要俄军从
车臣撤军的条件。并扬言如果有一名恐...怖...分...子被杀,他们就杀十名人
质来抵命。季扬娜在电话中向电视台哀求到:“他们在剧场内到处都
推满了炸药,求求你们别开枪。”
普京在得到了文化宫遭恐...怖...分...子劫持的消息后,吸取当年因“库尔
斯克”号潜艇失事时未能及时从度假地返回,给反对派留下了发难口
实的教训,马上取消了前往德国和德国总理施罗德会晤和前往墨西哥
参加亚太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计划,并连夜召集了智囊团拟订一套解
救人质方案。普京在会上明确指出,俄政府不会屈服于恐...怖...分...子的压
力,因为如果向绑匪妥协,那么就会刺激更多的绑架事件发生。因此
普京没有像其他一些国家元首一样做出“争取人质安全获释”的承诺,
而是强调联邦政府“永不向恐怖主义妥协”的政策。(河蟹)防部长谢尔
盖•伊万诺夫一方面向驻车臣部队下达了做好大规模围剿车臣非法武装
的准备,一方面坚持称原定削减驻车臣俄军的计划不会改变。
在文化宫门外,50多名警察拉起了一道警戒线,将赶来的记者和群
众拦在了警戒线以外。6000名军警,包括“阿尔法”特种部队、莫斯
科军区内务部第55师第一特种大队共450名精英官兵随后陆续赶到,将
整个现场围了个水泄不通。狙击枪手抢占了有利的地形,交通警征用
了一辆公车,用其堵住通往剧院的主要交通干道,几十辆装甲车、消
防车和医疗车停在街道两旁待命。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亲临现场,成
立了营救人质临时作战指挥部,对各应对部门的营救行动进行统一指
挥。同时,俄罗斯联邦政府为防止恐...怖...分...子声东击西,加强了火车站、
机场和发电站的防卫工作,增加了守卫。在大街上的巡逻的警察也明
显增多。
事发一个小时后,车臣藉政治家前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哈斯布拉
托夫和车臣共和国在国家杜马中的议员阿斯拉哈诺夫步入文化宫入口
处同恐...怖...分...子谈判,在他的劝说下,当晚23时,恐...怖...分...子释放了第一
批人质20名儿童和高加索人。几乎同时,在莫斯科的车臣人领袖也纷
纷表示,愿意前往文化宫,用自己的身体来换取人质的生命安全,可
被恐...怖...分...子一口回绝。
当晚23时44分,一名女人质试图逃跑,被恐...怖...分...子射中胸部而丧命,
她用来护胸的一只手也被子弹打断。
24日凌晨,天空下着蒙蒙细雨,奥地利和德国等国的外交官来到文
化宫,想说服恐...怖...分...子释放本国公民。恐...怖...分...子当面允诺,但后来却
一直都未兑现。天亮后,恐...怖...分...子同意让红十字会,(河蟹)医生组织,
亚夫林斯基、涅姆佐夫等在车臣问题上持温和立场的政治家进入文化
宫就解决人质危机进行谈判。但双方只交换了一下意见,在释放人质
方面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当天,俄杜马召集紧急会议,会后发表一项声明,强烈谴责恐怖分
子扣押人质,但要求政府将人质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来考虑。前总统戈
尔巴乔夫对杜马的决议公开表态赞同。安理会也在同一天通过一项决
议指出,劫持人质同任何国际恐怖主义一样,都是对国际安全和平的
威胁。安理会敦促所有国家按安理会有关决议规定的义务同俄联邦政
府合作,将此次莫斯科人质事件的组织者绳之以法。
普京则在当日早晨同内政部门、安全部门负责人开会。杜马的决议
对普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将剧院事件定为恐怖事件为普京采用强力
手段解决事件提供了法律支持。但保证人质的安全这一要求也给普京
添加了道义上的压力。如何即要悍卫法制和国家尊严,又能最大限度
保证公民的生命权利,成了摆在普京面前一个棘手的问题。在会上,
普京和参加会议的官员最后都立场一致,恐...怖...分...子提出的“从车臣撤
军放人”的要求绝对不可以考虑,因为恐...怖...分...子欲壑难填,一次要挟
得手后他们就会实施更多的恐怖事件向政府敲诈,没完没了。会上还
讨论了另一种折衷的方案,即恐...怖...分...子释放人质后,政府做出一定的
妥协,保证他们安全离开莫斯科。这一方案也被否决了,在第一次车
臣战争中的布琼诺夫斯克事件中,俄政府就曾这样做过,结果政府得
到的回报是恐...怖...分...子又制造了古杰尔梅斯和基兹利亚尔人质事件。
会议最后做出一项决定,绝不向恐...怖...分...子有一丝的妥协,唯一同劫
匪谈论的只有“投降方式”。随后在上午9时,也就是人质事件开始12
小时后,普京向公众发表了电视讲话,在讲话中普京声称此次人质事
件是由“境外恐...怖...分...子中心”一手策划的,同最近发生在巴厘岛和菲
律宾的爆炸案一脉相承。而这些参与此事件的劫匪长期以来一直在车
臣从事恐怖犯罪活动,他们眼下所做的不是要结束车臣战争,而是要
在更广大的地区播下死亡和破坏。他要特种部队做好营救人质的准备,
但应尽最大限度保障人质安全。他最后再次显明俄政府绝不会屈服于
恐...怖...分...子的要挟的决心,“我们不会向挑衅让步”。
普京的讲话激怒了文化宫内的车臣恐...怖...分...子,他们将火气发在了人
质身上。这时,人质们已经被恐惧、紧张和焦虑折磨了足足有十多个
小时了。而且人质们从事发后的十多个小时里还滴水未进、粒米未食。
晚上只能躺在椅子上睡觉,但是在这种非常的环境下,几乎每个人都
失眠。可这时已经身心极度疲惫的人质们又要面临恐...怖...分...子的恐吓和
虐待。一名恐...怖...分...子对人质吼道:“时间已经过了10个小时了,可你
们的政府却什么也不做。”另一名恐...怖...分...子恐吓人质说,如果他们的
条件一旦得不到满足,他们就要引爆炸弹,同人质们同归于尽。恐怖
分子们还在剧院楼座上当着人质的面拉起了几根索套,扬言要将人质
绞死。
人质们原本指望女性恐...怖...分...子们对待他们更宽容些,但是这些自称
“黑寡妇”的女恐...怖...分...子的暴虐较别的恐...怖...分...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她
们都有一个特征,身穿黑色的战斗服,用黑头巾蒙面,腰间还绑上了
0.8至1.5公斤的炸药。
其中一个称作斯韦塔的带头的“黑寡妇”简直就是母夜叉在世。一
名女人质为了给病了的母亲找药在剧院里四处奔走,这个 “黑寡妇”
端着枪冲着她吼道:“你跑什么?”女人质哀求说:“我妈妈犯了心
脏病,快死了。我不跑了⋯⋯。”斯韦塔恶狠狠的说:“别指望我良
心发现,如果再让我看见你跑,就毙了你!”看着女人质搂着自己气
喘吁吁的母亲心急如焚的样子,斯韦塔发出了一声得意的冷笑。斯韦
塔还当着人质的面同别的恐...怖...分...子说,希望能够由她亲手毙掉几个人
质“过过瘾”。
这些所谓的“黑寡妇”大都有亲属参加非法武装而在车臣战争中被
击毙。她们活着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给家人复仇,让社
会付出更多血的代价。其中一名黑寡妇就是阿尔比•巴拉耶夫的遗孀祖
拉。一名叫伊利申科的会计师在被劫持后曾无意中听到一个黑寡妇谈
论自己的遭遇。她说,他的兄弟在交火中被俄联邦军打死了,6个月后
她又失去了丈夫。她说:“我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即使我知
道现在走的路不对,我也要继续走下去。”
参与人质事件的18名“黑寡妇”全部待在剧院大厅里,她们都坐在
观众席的后排,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监视人质们。有时,她们打开随
身携带的小型电视机,收看有关人质事件的电视报道。每个“黑寡妇”
身上绑着的烈性炸药包无时无刻地提醒人质们,“我们随时可以与你
们同归与尽。”
11时,女演员玛丽娅从剧院的一个窗口爬出,逃脱了虎口。在恐怖
分子冲入剧院的当晚,她正在更衣室旁边,她马上闪了进去,并锁上
了门,躲过了恐...怖...分...子的搜索。但她并没有马上逃走,而是用手机同
警方取得了联络,通报了剧院内的情况,直到完成任务后才跳窗逃生。
13时15分,恐...怖...分...子同意一名俄杜马议员、两名红十字会代表和一
名《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进入剧院。此后,俄右翼联盟领导人伊琳
娜库田、俄杜马议员著名歌星科布松也先后进入剧院。代表们好说歹
说,总算说服恐...怖...分...子放了一位英国人、一位俄罗斯妇女和三名儿童。
恐...怖...分...子要代表们带给政府释放人质的谈判条件:外国人质获释必须
由人质所在国使馆外交官进入剧院谈判;外国红十字会成员可以进入
剧院救助伤者;要求亚博卢集团领导人雅夫林斯基和反战女记者安娜•
波利特科夫斯卡娅进入剧场参加谈判。
晚18时30分,又有两名女人质跳窗逃跑,恐...怖...分...子向她们开枪,扔
了(河蟹),一名女人质受伤,但两人都安全脱险。
恼羞成怒的恐...怖...分...子枪杀了一个年轻女孩,将其尸体扔出了剧院,
恐...怖...分...子声称这女孩是警方派来潜入剧院的密探。
后来,从这名被害的女孩的母亲和朋友的口中才得知,被害者名叫
奥莉娅•罗曼洛娃,年仅26岁。她并不是什么警察的内应,而只不过是
个化妆品店的营业员。
罗曼洛娃在公司里口碑颇佳,在同事们眼中,她平时待人热心,对
人和善,相貌也靓丽。所以每当单位里有什么公关活动或是聚会,她
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10月23日晚上,她正在同同事们在单位中聚会,
惊闻文化宫发生了绑架案。她马上从座位上跳起来,说:“这怎么行,
那里还有孩子们呢!”便不顾朋友们的劝阻,单身前往文化宫剧院。
24日早上,罗曼洛娃来到剧院,由于她小时曾住在剧院附近,对这
一地区比较熟悉,因此竟让她躲过了警察的封.锁线,潜入了剧院内。
恐...怖...分...子们被眼前不知那里冒出来的罗曼洛娃吓了一跳,端着枪向她
围了上来。但罗曼洛娃却异常镇定,对恐...怖...分...子们劝道:“喂!朋友
们,别玩游戏了,至少先放了孩子们!”她希望用自己的所作所为可
以唤醒这些恐...怖...分...子的良心!但恐...怖...分...子认准了她是警察的暗探,几
名大汉先将她拖进了大厅的后台办公室,对付一个弱女子,他们先是
一阵拳脚相加,然后将她的指甲一片片拔了出来。大厅内的人质们听
到后台办公室内不断传出恐...怖...分...子的怒骂声和女孩的惨叫声,最后是
一声枪响,一切都归于平静。
巴拉耶夫走进大厅,见到不少人质被吓得躲在了椅子下面,他威吓
道:“他们不想让我们放了你们,都坐到位子上去。不然我就扔手榴
弹了。”
当天,还有一名人质被恐...怖...分...子杀害。据人质们讲,当时一名秃顶
男子被拉进了大厅,他被打得浑身是伤,嘴里的门牙也被打落,恐怖
分子审问他时,说起话来含糊不清。他也被恐...怖...分...子当成是警方的密
探拉出大厅枪毙了。但后来得知这名男子潜入剧院只是为了寻找自己
的儿子。
人质们被恐...怖...分...子的凶残吓坏了,许多人担心自己是否还能活着走
出去。人质们开始在小纸片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为的是一旦发生不测,
也好表明自己的身份。
人质的遇害加重了俄罗斯公众对人质安全的担忧。不少舆论批评普
京对待恐...怖...分...子的强硬立场会影响到人质的生命安全。
俄罗斯全国电视台播放了人质们在恐...怖...分...子的威胁下向普京总统发
出的所谓“呼吁书”,“我们要求您做出明智的决定,我们厌倦了战
争,希望和平。”
为了稳定恐...怖...分...子的情绪,莫斯科警方在现场的指挥官表示,只要
恐...怖...分...子不杀人质,他们就不急于进攻。
25日零时,车臣恐...怖...分...子又一次提出让俄罗斯战地女记者安娜•波
利特科夫卡娅充当调解人。这是因为安娜•波利特科夫卡娅因为经常在
媒体上发表评论,批评俄军在车臣的军事行动,在车臣人中很有声望。
波利特科夫卡娅于是独自一人步入剧院。在同恐...怖...分...子的谈判中,恐
怖分子坚持强硬立场,即只有俄罗斯从车臣撤军,才释放人质。波利
特科夫卡娅建议让曾监督车臣人.权状况的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委员会
成员贾德勋爵来充当俄罗斯从车臣撤军的监督人。贾德勋爵此前经常
进入车臣调查当地的人.权状况。恐...怖...分...子答应了。
波利特科夫卡娅手中拿着一张写满恐...怖...分...子要求的纸条走出剧院,
她对剧院外焦急等待着调解结果的人们发出警告:时间不多了,恐怖
分子威胁说,26日天亮时分,也就是5、6点钟,最晚不过7点,他们将
开始杀人质。恐...怖...分...子的条件依然是俄军撤出车臣,普京总统宣布车
臣战争结束。撤军行动必须得到贾德勋爵的确认。所有条件必须在26
日日出时得到满足。
9时,车臣恐...怖...分...子同意释放75名外国人质,并先释放了7名俄罗斯
人质。12时,又释放了8名13岁儿童。但巴拉耶夫也发出了最后通牒,
扬言如果当晚22时,普京总统的代表卡赞采夫再不答应从车臣撤军的
要求,他就要大开杀戒了。
10时20分,在反战非政府组织的策动下,数百名泪眼汪汪的人质家
属和一些大学生汇聚在警戒线外的杜布罗夫斯基大街,举着横幅,宣
读请愿书,要求和平解决危机。
16时45分,俄联邦安全局局长尼古拉•帕特鲁舍夫向媒体宣布,只
要释放人质,恐...怖...分...子就可免死。
22时35分,又有四名阿塞拜疆人包括3名妇女和1名男子被释放。人
质事件的事态发展似乎出现了和平解决的可能性。
可是临时作战指挥部得到的信息却是,恐...怖...分...子们的心理承受已经
到了极限,他们极有可能最后狗急跳墙,向人质下毒手。实施人质营
救计划迫在眉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