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元旦起,新交规“123号令”开始实施。由于增加了不少扣分项目,原有扣分项目也愈加严格,使得驾照买卖分的现象变得更为突出,甚至有些在校生为了赚“外快”也参与其中。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与问卷网,对349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9.9%的受访者身边存在驾照买卖分现象,61.4%的受访者认为“法律意识淡漠”是驾照买卖分盛行的主要原因。 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74.8%的受访者持有驾照,25.2%的受访者没有驾照。 65.9%的受访者认为买卖驾照分是违法行为 家住辽宁省旅顺市的大学生徐小宇曾回忆,经常有人到学生宿舍发买卖驾照分的小广告。“偷偷把传单从门底下塞进来,上面写着‘亲爱的同学,花大价钱学驾照但没有车开,不如卖些分赚钱’之类的。” 徐小宇称这种情况在网络上也比较常见,到一些社区网站搜“驾照卖分”,会发现不少这类信息,有的是中介收分,有的是个人卖分。中介收分一般都是低价,如果遇到直接的买家,会拿到更好的价钱。 成都某电力公司职员王可坦言,自己就有买分的需求。王可的车是新车,两年一审,现在快接近年审了,他准备去借几个朋友的驾照来代扣分。“我开车很多年,不会因为闯红灯扣分,主要是超速,有时我觉得自己是压着速度走的,但被认定超速了也没办法。”王可表示,如果借朋友的驾照还不够用,那就准备买分了。 天津市哲科律师事务所陈晖律师认为,驾照买卖分背后有利益驱动。面对新交规,许多人会想办法钻空子,而且由于驾照扣分处罚很严厉,驾照买卖分的价格也可能会更高。 为什么会出现“驾照买卖分”的现象?调查中,61.4%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法律意识淡漠”,56.6%的受访者觉得是“监管不严”,49.9%的受访者认为是“缺乏责任心”。 数据显示,65.9%的受访者认为买卖驾照分是违法行为,不应当发生;但同时也有17.9%的受访者对此表示“各取所需,无可厚非”,还有6.2%的受访者认为驾照买卖分应当“合理化”。 在北京某高校就读的学生李然,还没有考取驾照,但是谈到驾照买卖分的事情,她表示非常反对。“既然这违反交通规定,那就不应该发生。”她说,“如果驾照分数不够用,就说明驾驶技术不行,作为路人我对此感到担忧。” 四川某广告公司职员王武则有不同看法,他表示自己见过很多公司拿内部员工的驾照代扣分。“虽然我不会出卖驾照,因为涉及隐私信息,担心泄露,但是如果朋友需要,我也不会有顾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丁立民指出,驾照代扣分最初是熟人之间相互帮忙,属于人情往来,后来发现可以赚钱,就被“产业化”了。丁立民直言,驾照买卖分看似是个小行为,但实际危害很大。交通违法,实际上是侵害了公共秩序和他人的权益,本身是错误的,但是大家没有意识到,甚至还有人从中获益,这与维(河蟹)制社会、和谐社会都是相违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