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51|回复: 2

[原创文字] 幽兰曲评之赋

[复制链接]

342

主题

874

回帖

8199

积分

上尉

UID
112669
回帖
874
主题
342
积分
8199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12-1-30
最后登录
2020-8-6
在线时间
742 小时
发表于 2014-9-6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幽兰曲评之赋/冷林熙
                 好词固堪赞,妙解情益酣。双玉出神彩,佳评耀裙钗   
       河洛才女,寒溪幽兰,诗词曲赋,多达数千,华章美文,人皆倾羡。

      近日有幸,读其一篇曲评。入眼触目,令我顿然惊叹。玉评佳作,尤如珍宝在握;爱不释手,读之再再,接连三遍,仍觉意犹未尽,还感几分歉然---。
     君不见,幽兰曲评之范,可谓纵横捭阖,左右逢圆,天衣无缝,恰切盛堪,无过而无不及。句句段段,可圈可点。赏析刀笔,十分了得。抽絲拨茧,层层序然,轻重主次,分寸至善。旁征博引,奇巧用典。出神入化,妙语珠连。情趣幽默,亦庄亦谐,读之赏心悦目,品之余味无限。好个言简而意赅,蕴深而精湛。惜墨如金,文句干练。减一字嫌少,添一字嫌多。评论者众口一词:“曲评双佳,堪学堪赞!”
     盖曲评之妙绝,何以让所见者纷纷赞叹,以致评者上千人,点击过十万。而最为出奇处,其选评作品对象之睿智慧眼,奇能殊才,非同一般。如斯《我生……君生……》之曲,仅看字面,似乎谁都能懂,浅显而平凡。然则,寒溪幽兰,身手不凡,浅中究其特,平中显独见,出人意料,别开生面。将此曲文,评得锦上添花,妙趣横生,意趣神现。以致使此曲文,大突常人之见:所谓“私情玩味之作”,由是而幡然改观。且于妙评之间,异彩顿放,诱人读颂,耐人品研。余谢幽兰巧手,使此古曲,大显其社会价值;众佩幽兰才情,令斯曲文,尽展其人生情爱之丰富涵蕴,哲理思辨。

     至若引申联想,伴随时日进衍,犹不知可以化解,多少人伦理之枷锁,莫名之困惑,无端之惆怅,世俗之禁锢,心理之羁绊也!其间之林林总总,可否容当人们反思反观焉?!


南吕·干荷叶】君生我未生(隐括体)作者:轻风山庄


        幽兰对散曲知之甚少,尚在入门,评赏更未入门,但是,今天看到<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君生我未生>由几位曲友改写的隐括体,甚是喜欢。逐有了写篇赏析的念头,若是点评不当,敬请大家谅解。
卿曰: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君曰: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此诗出处: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1974-1978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见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下册,《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无名氏五言诗,第1642页,中华书局,199210月版。
   隐括体:即用词或散曲形式来改写、缩写前人的诗文名篇,为宋词、元曲中较常见的一种体裁。曲、文对读,可谓相得益彰。






你何老?我方来,愿折我寿与君在。既投怀,莫疑猜,天涯海角梦连台。也学蝴蝶坏。

我今老,你仍来,莫非确有前生债?既怜才,不惜骸,便如刘阮上天台。也耍梨花赖。

   这两首曲概括了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一诗的要义,“君何老?我方来”,“我今老,你仍来”;通过一唱一和来抒发感叹两人相爱,不因年龄的差距而有所妨碍。

    第一支曲从女子的角度来写。“愿折我寿与君在”巧妙的将‘死生有命’化为与君同在。“既投怀,莫疑猜”说明男主人公原是有顾虑的,女子进一步劝解,“天涯海角梦连台”,你若不肯,你我便是“鱼与飞鸟的最远的距离”各处一方,到哪也免不了思念,而思念之苦如何能解?唯有“梦连台”而已,因此,“当学蝴蝶坏”,便顺理成章了。一个“坏”字,显见女儿家之俏皮,蝴蝶何“坏”之有?不过成双成对罢了。

      第二支则从男子的角度来写。男子一方面心存顾虑,不敢相信。(莫非确有前生债?)直到女子说明爱慕的理由(怜才),这才放心,一时老夫聊发少年狂,便要“不惜骸,便如刘阮上天台。”可见其心理已然发生了变化,羡慕刘阮遇仙一样的生活,把盏推心,好不快哉。结句“也耍梨花赖”,与两人情形相契合,“梨花”典出宋代苏东坡嘲笑好友词人张先的调侃之作: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赖”字,作者另有同题小令两首,可为注脚:
倚红袖,是箫郎,早晚春归巷。把疏狂,却苍惶,八十十八又何妨?鹿自心头撞。
似荒唐,不荒唐,慧眼才情傍。我添香,必华章,天风鹤背不思量。为有奴唇绛。


通篇符合曲谱要求,衬字加的漂亮,领字暗嵌其中。用典多多且化典无痕,用语诙谐、拿捏到位。两首作品虽各为一体,但又合二为一,又有同题小令两首作注脚,使作品互为相衬,可谓相得益彰,情景交融,令人感叹不已!

  点评若有不当,敬请轻风山庄先生见谅!











174

主题

352

回帖

7666

积分

上尉

UID
137774
回帖
352
主题
174
积分
7666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14-6-15
最后登录
2017-10-26
在线时间
190 小时
发表于 2014-9-12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又丰富了知识,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2

主题

874

回帖

8199

积分

上尉

UID
112669
回帖
874
主题
342
积分
8199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12-1-30
最后登录
2020-8-6
在线时间
742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巫昌友 发表于 2014-9-12 08:23
好文章,又丰富了知识,问好老师、

谢谢赏光助兴。遥遥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5-8-23 02:08 , Processed in 0.03219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