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尉 UID585
回帖736
主题39
积分3966
阅读权限130
注册时间2006-6-18
最后登录2016-8-1
在线时间130 小时
|
呵呵,作为汽车爱好者,当然是要看完所有回帖,才敢发言呀
首先向楼主表示敬意,现在懂车的人真不多,楼主算一个
其次楼主既然已经很懂车了,而且又暂时没有换车的打算,完全没有必要和一些井底之蛙在这里废口舌。
为了提高家乡人民汽车知识,顺便向楼主这样的同道之人表示声援,我发表以下意见:
一、外观是见仁见智的东西,永远辩不明白,没有必要作回应
二、不管现在四缸机吹得多么的悬,永远都是节约成本的借口,现在锐志已经是中级车唯一坚守六缸阵地的车型了,据一些业内消息,改四缸是大趋势,如果是我,果断拿下!
三、日本车技术落后?请问提这样问题的朋友,你知道谁是世界第一大涡轮供应商吗?日本!但是为什么人家坚持把自然吸气回炉重造也没有大面积使用涡轮?我一向比较喜欢看国外客观的汽车评测视频,几乎业内所有人都认为,目前是汽车向电动过度的时期,最好的解决方案仍然是大排量、低油耗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而做到极致的,马自达创驰蓝天和本田地球梦。举例说明:大众1.4T,本田地球梦1.5自吸。功率同样是131匹马力,谁更先进,一目了然。
四、日本车技术落后?请问为什么几乎所有车商(自主品牌且不谈,包括宝马I8这样的超跑)在向电动过度中,都果断采用插电式驱动?这也是业内人士说的,因为丰田的混动技术和阿特金森循环已经领先世界十多年,现在追赶不能保有现有市场,所以需要插电式这样的过度,请问,宝马都妥协了,承认会慢慢向丰田的阿特金森循环过度,请问,谁更先进,谁在追赶?
五、不可把合资品牌的简配等同于该品牌“不安全”,我承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合资日本品牌总是爱取消后防撞钢梁,但更多的责任在中国车企控制成本。我本人也比较喜欢看车讯网的“拆车坊”,你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问题逆转了吗?就是POLO那一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站搜索一下。后来呢,本田飞度一丝不苟加上了后防撞钢梁,而大众在默默地取消,请问,谁在进步?谁在挥霍国人十余年建立起来的信任?
六、个人认为,汽车碰撞安全测试,只有业余的才看什么NCAP的四星五星,那是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的测试项目,基本你送什么车,他就测,没有小角度碰撞测试,已经不符合潮流趋势了。世界上公认的最高级别安全测试,美国保险业协会的IIHS,你知道去年的数据吗?总共通过33辆车,其中23辆日本车,而丰田就占了十辆之多!不可否认,沃尔沃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之一,但是也不能忽视日本造车工业的发达与进步!
七、欧洲由于受限于排量限制,所以各项汽车数据世界公认北美最为客观,全年,丰田又一次取得世界销量第一,法国车的影子都看不到。再看看取得第三名的大众,中国销量占总销量的46%,其他各国,除巴西外,都没有超过10%,这说明,如果没有中国人的神车信仰,大众的销量可以直接跌出前五!你知道去年北美销量和质量稳定性前两名是谁吗?第一名:丰田,第二名:雷克萨斯。一个公司,高端和低端品牌分开来排,都能取得如此成绩,这样的企业,不该让我们侧目和汗颜吗?
八、虽然评车,不提倡过多谈论政治,但要真正让我鄙视的,确恰恰是法国车!永远的扭力梁后悬,永远的四速手自一体(不包括所有,只是说普遍现象),这样傲慢的企业,把中国人放在眼里了吗?PSA的发动机研发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这也是业界公认,好不容易和宝马联合研制个1.6T增压型发动机,费用奇高,我估计宝马要提成吧?哈哈!
最后,喷子勿喷,不要误会我就是日本车忠实拥簇,只是实话实说,有人要问了,那你喜欢什么车?我个人喜欢BMW328I标准轴距版(看清楚了标准轴距,带L的绕道),承认AT变速箱传动比低于越来越快的双离合,但是从ZF的九速召回事件和双离合的总总故障,目前的最佳解决方案仍然是8AT!
最最后,稍微反驳一下楼主关于本田DCT加液力变矩器变速箱的看法:承认是世界上最先进最稳定的双离合变速器,不过我个人赞同汽车圈大神“八哥”的看法:既然加类似于AT的液力变矩器,是为了将AT的优点用在双离合上,提高稳定性,那么为何不直接用宝马那套已经非常成熟的8AT标定呢?毕竟宝马的8AT已经非常成熟了,我看过杂志,印证了他的说法,几乎完胜ATS。按理说ATS的动力标定高于328,但是实测确没有跑过宝马,原因就在于ATS那套6AT的换挡逻辑不如宝马328.所以我的看法和"八哥"相同,这样的成本,完全可以节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