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亮相的成都新机场规划蓝图,将披露哪些令人振奋的细节?借脑全球航空大都市规划经验,成都临空经济产业将如何布局……“2015世界机场城市大会(亚太)”5月13日正式在蓉启幕,今天华西都市报记者提前走进大会现场探馆,并在“大师讲堂”现场面对面专访了被业界誉为“全球航空经济第一人”的卡萨达教授,为成都打造航空大都市支招。 走进展会现场,四川省机场集团的展台在众多国内外参展商中格外醒目,其现代、时尚的展台风格令人眼前一亮:整个展台呈开放式,顶端以三条弧线作为装饰,象征着新机场的三条跑道四通八达、连接全球;同时也寓意着我们四川的“川”字。“这是四川机场集团历次参展规模中最大的,也是首次引入新机场介绍的展会。”该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华西都市报记者也在现场看到,成都新机场的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图首次公布:近期建设(2014-2018年)一高两快两轨,包括成都新机场高速;资阳-三岔湖快速通道,简阳-新机场-仁寿快速通道;新机场-天府新站-成都南站(18号线),新机场-天府新站-双流机场(19号线)。中期建设(2019-2025年)天府新站-新机场-资阳城际铁路等项目。远期建设(2026-2040)新机场-自贡城际铁路等项目。新机场建成后,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 当前,成都正在以天府新区建设、新机场建设、中(国)新(加坡)第三次合作项目落户为契机,紧紧依托国际航空枢纽,定位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按照“产城一体”理念,加快临空产业发展建设航空新城。在这个节点上举办此次大会,意义非凡。“成都可以借建设新机场的契机,打造航空大都市。”卡萨达教授兴奋的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全球有很多航空大都会,例如荷兰阿姆斯特丹、瑞士达沃斯和韩国仁川,这些城市的机场就像一个大型综合体,酒店、企业、娱乐等商业设施分布在跑道和航站楼周围,让它们看起来不象机场更像一个城市了。他表示,成都占据西部门户的地理位置优势,新机场对建设将为打造航空城提供巨大潜力。 华西都市报记者 胡镪文 童星燕 摄影 吴小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