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ik简阳专题-,草池镇特辑【六】,白马滩与白马寺(院)的千年埋藏,
专题一直更新中,谢谢大家支持
此图片设有版权,转载,商业使用请经过作者的许可
白马寺大家应该知道吧,特别是洛阳的白马寺是号称中国第一古刹,吸引古今中外的游客
前来参观在简阳也有座白马寺这座白马虽说不同武汉的白马寺出名,但那里埋藏着一个惊人
的秘密那什么秘密呢,据说是一个千年丰碑,那现在在哪里呢,据说埋藏在地下很深的地方
至今许多都曾寻找过但也找不出确切的地方,据乡人说那碑是当年文革时期公安局为了维护
此古碑不被红卫兵的破坏,把此碑扔在一个很深粪坑里填埋了,之后那碑就像那碑就像鬼魂
一样神秘消失了。
听到这些传闻的你可能会觉得玄乎,此碑是什么样的古碑为啥让后人如此惦记,难道此碑
的主人真的无考了,其实此碑的主人还是可考的,连文字还留存于世,相信大家都去过鳌山
公园吧,如今到鳌山公园前来避暑的人是越来越多,如果说鳌山公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是
什么,那问答可是五花八门,什么天府乐园啊,亭阁花木等等,可是有些人的回答值得肯
定,相信我不说你也会知道,那就是状元台,简阳四大状元那是古今出了名的,当时一个县
只有状元中举那是少之又少,只要有一位状元中举那都是不得了的,但简阳仿佛突破了常
规,一下子就中了四个,并且这四个个个都文采四溢,赫赫有名,简阳牌坊沟的状元坊更是
成为了千古佳话,但是这四位状元那位最早而又最神秘呢,后蜀时期王归璞他是简阳历史上
第一个摘取状元桂冠的人,据【十国春秋.后蜀.本传】记载,其‘少聪颖,善属文。广政
【938-965】状元及第,后不知所踪。’
因王归璞‘不知所踪’所以显得非常神秘,而后世知也是很少。目前能查出其点滴留存在
世的为宋朝人王象之所著【舆地纪胜】所引的【图经】及【白马院题壁】这是他唯一留下的
惊世之作,相信大家知道石碑的作者了吧,而题壁的内容也是令当年参观平泉县白马院的游客为之赞叹‘ 一带江烟半倚岩,槛前时眺黑龙潭。低昂竹影疏明月,屈曲松枝拂像龛,树老硬根穿石罅,草生嫩叶入禅庵。”公元1927年修《民国简阳县志》时此诗碑还完好存世。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因有人乱修庙宇搞封建迷信活动,简阳公安局在炸毁庙宇时,保护性地将此碑就近埋在了地下。明朝徐应秋所写专门考证科举的《玉芝堂谈荟》一书第二卷第五十一页中记载:“五代后唐同光四年中状元王归璞,简州人……”清朝徐松所写科举专著《登科记考》第二十五卷第九百五十四页中记载:“同光四年,进士八人:王归璞,状元。”在《四川通志》第一百二十八卷“选举”进士中记载:“附唐进士朝代年分无考者:王归璞,简州人……”第一百四十三卷“人物”成都府中记载:“五代后蜀王归璞,简州人。少聪颖,善属文,同光中状元及第后,不知所终。”《十国春秋.后蜀.本传》:“简州人,少聪颖,善属文…….状元及第,后不知所终。”公元1793年乾隆《简州志》 “人物篇”记载:“王归璞,简州人”。公元1853年咸丰《简州志卷六.科举.五代后蜀》中引《十国春秋本传》说:王归璞,简州人,少聪颖,善属文。状元及第后不知所终。杨升庵《外集》也将王归璞列为后唐庄宗李存勗同光年间中状元。综合以上史料可以肯定王归璞为简阳人,且在五代后唐同光四年中状元,是简阳两千年历史长河中第一个科举中状元的,可以想象当时的轰动场面!也可以想象因王归璞中状元而对简阳历史文化的影响,可以肯定地说,正因为有了王归璞中状元的典范作用,使简州后生发奋苦读,形成文人士子竞相登第的良好学风。才有两宋时代简阳人崭露头角相继科举中状元三人:许将、张孝祥、许奕!进士登弟数十人,甚至在南宋绍兴十八年戊辰科连中四名进士而傲视蜀中直逼江南,在全国各地影响颇大!
简阳白马寺建于元朝,也就是平泉县最繁华也是衰败的时期,位于简三公路白马滩旁,离三岔湖5公里,传说因观音菩萨骑白马在此地送子送财渡化众生而名为白马寺,据【三岔区志】,白马院在绛溪河白马滩桥南岸,后来倾圮,清初重建,更名为观音院,民国十三年【1924年】由当地人进行了培修,当时诗碑尚存。1946年火烧白马滩场,1947年又水淹白马滩场,观音院因此被毁。仅存院后峭岩上唐代摩崖石刻造像,且大小十余龛菩萨头部均已损毁。1959年修建简三公路时开山凿石,又毁掉了部分石像。1973年修建三岔水库时,扩建公路,石刻已随岩石炸毁,唯存一尊千手观音石像。1982年境内迷信活动者以红土涂抹千手观音石像,制造观音’显灵的谣言,借以蒙蔽信众,乘机骗财,致使远近善男信女纷至沓来,顶礼膜拜,烧香化纸,挂红放鞭炮,交通为之阻塞。后经有关部门多次劝阻无效,则由区上派人将观音石炸毁。据查,白马院后石岩上尚有一窟石像,泥封多年,因恐再次发生迷信活动,至今未曾发掘。
【白马村】据资深网友巫昌友多年访问当地人介绍 白马寺又名观音院,传说观音在绛溪河骑白马普渡众生求子求财而得名。
此庙以前是古平泉县白马院旧址,因院内存有后唐状元王归璞的诗碑而名躁八方。 当年薛涛,郭封颖,雍陶,许奕,寇准,张三丰等名人曾慕名前来寻访,以至于院后面的山石上留下了很多文人骚客的墨宝。 元朝时,一个外地和尚云游至此,见到如此好山好水,化缘借地,历经十年雕成了千手观音,筑成了规模近十亩的白马寺,并设状元阁,将王归璞诗碑藏于阁内,供后世晚生共勉。 传说当年四川地区的秀才,在应试前,都会齐聚白马寺,于半夜时分,隔绛溪观王归璞旧居,如果谁看到绛溪中有灯火闪耀,此人必高中也。 往事稀吁,谈指间灰飞烟灭,韦陀前方,绛溪对岸,当年状元王归璞苦读的茅屋早已随岁月雨打风吹去! 世事浮沉,沧桑变幻,一千多年的光阴里,白马寺或毁于战火,或倒于人祸,毁了再建,建了再毁,不管遭遇到什么,王归璞状元的诗碑都被完好的保存下来。 文革时期,题刻被当作四旧炸毁,神像石刻也被打成碎石,成了农民的晒坝。 1982,破除封建迷信,白马寺再次被炸毁。为了保护王归璞诗碑,公安机关将其深埋于地下,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埋碑的地方已无处可寻,一代诗碑的去向从此成谜。 昭善大师主持白马寺已近三十年,从废墟上建起的庙宇毫无古韵古意可言,当年和尚们冒险抢出的千手观音早已残破不堪,只有那一只不知何年何月建造的古钟还在不时的敲响着。 抚今追昔,森郁葱茏间,历史的脚步清晰可闻。 谈笑间,刺梨清茶如绿,隐隐的,那株百年香樟竟然暗自吐香! 大师说,寺庙正在筹建中,有石刻,有雕像,还有一些典故的陈列,目前看起来有些杂乱,明年就会好了。 谈起曾经的人祸,谈起起王归璞状元的诗碑,大师沉吟良久,良久沉吟,双眸间泛出点点泪光。 很多事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了,古老的东西毁掉了不必太伤心,若干年后还会产生古老的东西!关键是要学会传承。 大师带我去看了一个小屋的塑像,里面乱七八糟的排列了刘关张等非佛教的人物,仔细一看,居然连耶稣也在其中。 大师说大肚能容天下之事,这些事物都是一些巫婆神汉弄的,等庙宇建成了,还是会用一间小屋把他们储存起来。不管怎样,这都是一段历史,甩是甩不掉的! 听了大师的话,我有些若有所悟,过去就是过去,甩是甩不掉的!
作别别大师,怀揣大师赠与的白马寺规划图,拾级而下,夕阳下的白马摊多了一分浅浅的禅意。
简三路旁草莓采摘区
元朝时,一个外地和尚云游至此,见到如此好山好水,化缘借地,历经十年雕成了千手观音,筑成了规模近十亩的白马寺,并设状元阁,将王归璞诗碑藏于阁内,供后世晚生共勉。 传说当年四川地区的秀才,在应试前,都会齐聚白马寺,于半夜时分,隔绛溪观王归璞旧居,如果谁看到绛溪中有灯火闪耀,此人必高中也。
此庙以前是古平泉县白马院旧址,因院内存有后唐状元王归璞的诗碑而名躁八方。
当年薛涛,郭封颖,雍陶,许奕,寇准,张三丰等名人曾慕名前来寻访,以至于院后面的山石上留下了很多文人骚客的墨宝。
只见重修的佛像,古佛像应该还在其中
白马院题壁
后蜀.王归璞
一带江烟半倚岩,
槛前时眺黑龙潭。
低昂竹影疏明月,
屈曲松枝拂像龛,
树老硬根穿石罅,
草生嫩叶入禅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