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看来还是我猜错了,呵呵。。。
不过快40了还在做技术,也够拼的。我很佩服技术牛逼的人物,可惜自己技术不牛逼。自己技术不牛逼的原因就在于中学期间只专注于应试和升学。我班上好几个现在混得不错的,都是从中学就开始摸索计算机,到大学时技术已经很牛逼。
我大学期间进了电子科大的星辰工作室,不知道您听说过没有,是给学生处做软件的,以前叫学生之家,后面叫清水河畔。里面也有不少牛人,相比之下我就是一个菜鸟,完全是去虚心学习的,但从进去到出毕业,也就待了不到两年,所学东西有限。其中一个叫敬宓的,是我们组长,现在是迅雷首席工程师,从小学开始就在捣鼓各种东西。我估计清华计算机里面也有不少这种从小就摸索计算机的牛人。所以,这些牛人真正成为牛人,并不在于他们读了清华或者电子科大,而是他们很早就接触这个东西,一直在积累,所以,就算他们没有清华或者电子科大的学历,一样能成就一番事业。
敬宓,迅雷首席工程师迅雷星域CDN项目的创始人。 1. 自己作为技术路线的应聘者,在校招时候,是如何选择第一份工作的?考虑过什么因素?最后为何选了第一家公司? 敬宓:校招时选择工作的原因比较简单,主要还是兴趣驱动,尽量选择自己未曾深入研究学习的方向进一步学习。 由于我一贯是兴趣驱动,所以我的选择方法和大部分应届同学不太一样:我是从小学3年级左右开始做简单机械、无线电设计相关的学习,小学毕业后开始自学编程,考虑到电子和机械是小时候未能深入的方向,大学特意选择了机械电子。从入学第二周开始到大四毕业,基本没有假期地参与各种项目,到大四时断断续续积累了近10年的编码经验,对单纯软件开发、网站开发、安全、游戏开发、硬件开发都有一定的涉猎,所以选择公司时放弃了这些方向和公司,主要考虑后台和系统开发方向的工作,面试了百度和当时还属于雅虎全球的雅虎中国。 面试这两家公司主要考虑了他们的技术属性,当时百度是国内少有的技术驱动的公司,而雅虎在当时更是全球最大的 FreeBSD (我最热爱的系统)的维护、贡献者和使用者。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此前已经干小作坊式的开发很多年了,所以希望毕业后进入更大的平台开阔视野,为以后的创业做准备。最后选择了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