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new age之姬神
其实神之前这个字到底读zhen还是ji我还真没弄懂过,不过我知道他的真名叫星吉昭。在网上关于他的议论很多,皆是因为他在为数不少的人心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那为数不少的人连他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有人说这就是大师风范,其实我觉得倒不是,日本的new age三大家只有喜多郎是一门心思的在中国找市场,星吉昭基本一直在日本稳打稳扎,由此,他的音乐国际性气质少了很多,日本本土民族风格浓了很多,相对的是中国知道他的人也少了很多,自然网上照片也贴得很少,谁叫喜多郎跨出了很大的一步呢,何况到现在为止,他的23张专辑国内还只引进了《青花》一张。
也许一个音乐家要面向世界不断奋进的好,但要在大趋势中稳住自身的还是少,比如Enigma的第六辑,明眼人都知道它已经形式大于内容,甚至毫无任何突破,在某些技术处理甚至不如抄袭它风格的处理得到位,我们都听出来了这个老牌的力不从心。当然现实也紧逼了很大一批音乐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好的音乐出现。
所幸姬神一直保持着他的风格,走马观花那23张,所改变的,只是一个人眼里世界的改变,认识的改变,心态的改变也就带动了音乐风格的改变,并且越来越本土,越来越趋接日本东部民谣风格,基本保留了一个民族的原味和自己的原味,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想必也是姬迷喜欢他的一个重大原因。
其实我觉得欣赏音乐的第一感觉应该是悦耳,然后再是其次,如果作为一个单纯的欣赏者非要拉到学术研究的位置难免有些赶鸭子上架。就是像有人嘲笑我没有资格发这种文章一样,呵呵,我已经解释过了,我不是评论家,我要想写的原因,也仅仅是我觉得好听,能引起心声的共鸣,并且感觉有一写抒情的冲动,于是就写了。
所谓第二的感觉就是一首好音乐,能否让你沉迷?为何让你沉迷?你迷沉于什么中?对了,我认为这就是第二感觉也是最重要的感觉,它让你想起,感念并且回味绵长。我觉得普通人能达到这个地步就行了,音乐是让你听让你感动的,不是没有研究的必要,是没有必要硬研究,兴许增加了谈资,自己却累了。
对于姬神的音乐还真不好评论,因为他的风格并非一成不变,十三春凄美悠扬,小春日和平静淡泊,独想辽阔深远,一人静奢靡沉沦,千年回廊雄浑震颤……一场饕餮,你觉得自己的消化能力其实很弱。
四、new age之百花齐放
现在的new age音乐人多起来了,其中我很喜欢的是何训田,这个蜀中大胡子在《阿姐鼓》的功劳大家有目共睹。还有林海等等一大批,简直不知道从何说起。但是国内的音乐缺少宣传和包装,始终在市场上处于低位,不知道何时这种局面能扭转一下。
五、黄耀明
其实黄耀明其人,以及之前的达明一派,再到现在的人山人海,喜欢他的人除了用他的一首歌名来形容以外,还有什么说的呢?这个有着惊恐表情的王子让明迷几乎全体疯掉,他为香港电子乐作出的贡献一个终身奖我想应该不够发,不想多说了,说他说得太多。
那首歌的名字叫:《万岁万岁万万岁》
六、王菲
由一朵清香的百合到开得绚烂的大丽菊,王靖雯向着王菲的褪变一路辉煌,平淡的唱腔演变到舌头靠后的“啦儿啦儿”不突出的扮像到令人叫绝的个性出场,每一次的突破,都能让菲迷疯狂,她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连她的大脸和平胸,都成了一种时尚的典范,让我们为这个亚洲唯一的殿堂级人物喝彩,并且感动她带来的另类全新的感觉。一个处处惊艳的女人,一个除了她谁也唱不出林夕那些梦呓的歌手,也许她从此离开舞台,但那些流光还在漫天飞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