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4日电 (吴平华 张艾薇 谭秀兰)简阳市抢抓大运机遇,坚持构建好“大运工作网、城市更新链、社区同心结”,重点打造了一批城市公园、社区绿道,并开展各类大运会主题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强化组织领导 织好大运工作网 简阳市承办2021年成都大运会柔道、跳水两项赛事,时间紧任务重,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确保大运会顺利举办。 成立工作机构。建立以市长为召集人,7位市级分管领导为副召集人,32个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爱成都·迎大运”城市共建共治共享行动联席会议工作领导小组。设立联席会议办公室,由市委社治委常务副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完善工作体系。设立宣传动员、场景营造、环境整治、服务提升、督导考核5个联席会议工作组。在此基础上创新设立平安守护、城市文明素质提升、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容貌提升、青年友好城市营造、公园城市示范场景营造、城市公共服务提升7个专项行动组,做好大运筹备双保险。 健全工作制度。构建以项目推进为核心,宣传动员为载体,信息报送为手段,目标考核为保障的长效制度。制定任务清单,建立项目台账,各专项行动组每周召开项目推进会,市委社治委每两周召开行动协调会和现场办公会,常态化推动项目落地落实。 坚持办赛营城 建好城市更新链 简阳市以大运会为契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更新不断精进,彰显山水公园城市宜业宜居品质。 突出公园城市形态表达。加快建设天星公园、杨柳公园等一批城市新公园,聚焦老公园新活力,重现渔舟暮艇、金绛流虹等简州八景。实施社区花园景观工程,年底完成碧桂园街角小游园、沱一桥东桥头景观绿化项目。推进社区绿道建设,已建成生态湿地走廊G段、滨江公园南段、凯丽滨江至银河桥绿道20公里。完成红建路绿道、鳌山坊绿道等50条“回家的路(上班的路)”建设。 实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攻坚。推动8大类18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圈”。已建成阳安中学迁址、峰景里综合运动场、悦隽锦城农贸市场等11个公共服务设施,完成新建8座环卫公厕,泰信生活广场、蜀阳社区综合健身馆等6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预计年底开工建设。加快推动东来印象场馆建设,高标准打造大运会赛事基地。大剧院、文化馆、游泳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体结构已完成,图书馆、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已完成封顶。 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全力推进市政园林提档升级,结合芙蓉景观项目加快打造公园城市示范街。实施滨江路、射洪路等19600平方米人行道维护,建设西路、东溪大道等13500平方米车行道维护工程。加强临时便民服务摊区建设,优化城区原有临时便民服务摊区6个,设立“快买快走”便民服务点15个。拆除各类违规破损等广告162处,拆除楼顶户外广告招牌(楼名标志)17处,清理软体广告800余幅。 发动多元参与 系好社区同心结 简阳市以共建共治共享为遵循,发动多元主体积极参与,营造喜迎大运的浓厚氛围。 社区居民深度参与。广泛征集大运会场馆周边社区居民意见,通盘考虑社区生态、文态、业态本底,在蜀阳社区、筒车路社区、沱江社区、柳林社区构建文化创意、工匠精神、智慧科技、运动健康主题社区。组织开展友善优雅礼仪知识宣传教育、文创展演、知识竞赛活动78场,开展“社区有礼”等主题活动65场。线上开设“每周一礼”文明礼仪专栏,推出“爱成都·迎大运争做友善优雅简阳人”等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吸引2万余人参与。开展“爱成都·迎大运”街头运动挑战赛3场,开展“青生活·心志愿”青年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评定122名星级志愿者和10名最美志愿者。 社会力量全程护航。组织民辅警、网格员开展社会治安大整治,核查4936名治安重点人员,摸排5342名流动人员,确保社会大局稳定。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社区场景营造和空间运营,配套完善公园、绿道、社区等公共空间运动设施,提升路灯亮化品质。引进有资质的社会组织、运动协会在公园、广场、社区等成熟的公共区域举办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满足市民多元化、创新性的健身、康养服务需求。动员社会企业、商家打造成都大运会主题商店,策划大运会文创产品、艺术产品、纪念品的销售发放。 多方合作互惠共赢。与铜梁团区委签署《助力铜简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发展协议》,进一步丰富青少年思想引领、就业创业、青年志愿服务等社交场景。与成都天府临空经济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国际供应链科创空间项目协议,项目总建筑面积20万m2,目前已完成科创空间概念设计方案。推进与芬兰塞纳约基市建立友好国际化社区项目,塑造青年友好城市国际形象。 据悉,简阳市今后将加快推进城市共建共治共享行动,彰显城市魅力,激发社会活力,挖掘社区潜力,让简阳成为大运会充分展示成都天府文化的重要窗口。(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