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9-4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09-03】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关于寒儿报道的文字稿
记者:小骆
<口播>
接下来我要说一个女孩。去过北京的人都知道,在地铁里,有不少的年轻人,整天抱着吉他,在那里弹唱,我要说的女孩就是其中之一,起码在半个多月前,她还在为着每天几十块钱的生活费,而早出晚归。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被一个专门从事偷拍的导演看中,结果一夜之间,她名字成了各大论坛最火的词,田震的制作人,更是把她称为"近几年中国乐坛的重大发现"。跟这个粉那个粉不同,喜欢她的人,都愿自称为"板凳"。咱浙江的板凳,干脆把她接到了杭州,来个近距离接触。
<正文>
<现场弹唱>
这个就是今天的主角,“板凳”眼中的“guitar-girl”,来自四川的女孩--蒋寒凝。为什么喜欢她的粉丝都叫"板凳"呢,据说,蒋寒凝在北京地铁里唱歌的时候,喜欢带上一个深蓝色的小板凳.爱屋及乌,所以那些粉丝干脆称自己为“板凳”。要说她为什么只身去了北京,还跟她的音乐梦想有关,因为没有地方学音乐,她在老家还得了忧郁症,甚至想到过自杀。哎,大伙现在听到的这些音乐,都是她自学之后创作的。看不出吧,她才17岁,还是一个高二的学生。再来瞧瞧这些个“板凳们”,清一色的男人,好象年纪比她要大得多啊。
(采访上虞板凳“天堂村”:我已经25岁了。)
(采访温州板凳“懒鱼”:我都奔三十的人了。)
都够做蒋寒凝的叔叔了,十多个大老儿爷们,从浙江各地赶过来,为的是看一个17岁的女孩弹吉他,是什么让这些接近三十岁的人,有这样的追星动力?
(采访温州板凳“懒鱼”:在地铁一个人唱歌,很瘦弱的样子,那个形象很能打动人。一个平凡的故事。她在街头走,很茫然的,就会想到以前我们自己伤心的时候,一样没有关怀...)
这些就是板凳迷口中的照片,全部都是在蒋寒凝不知情的状态下拍摄的。公园、马路、地铁,北京的很多大街小巷,都留下了这位邻家女孩的身影。尤其是这张帮助乞丐的照片,让不少网民加入了“板凳”的行列。
(采访温州板凳“懒鱼”:(给乞丐钱),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在十几年前,那种纯洁的年代。)
(采访蒋寒凝:大家都是社会底层的人物,踏入社会,地位都是平等的。有时候我想,他们的儿女在做什么,但我还是会给。)
蒋寒凝的解释干脆而简单,没有刻意的大道理。根据偷拍导演“立二”的说法,正是因为这种“普通”的气质,才最终选择了她作为主角,也在一夜之间改变了她的人生。
(采访蒋寒凝:立二老师是一个好人,但他不是一个正常的人。偷拍给我带来的,可以说是"利大于弊"。如果没有这个偷拍,我可能过一段时间,还是会去上学,走我的路。)
这年头网络红人多了,都是一阵一阵的,来得猛消失得也快。女孩说她不想重复这个过程,被偷拍的经历,只是生命中的一个插曲,不会影响到她的决定。接下来还会去上大学,学习音乐,找寻自己的梦想。
<编后>
<字幕>
<评论>
如今的蒋寒凝,已经从虚拟世界走到了大家面前。就像网络上看到的那个邻家女孩一样,大方可亲。但是娱乐圈是一个大染缸,我们真心希望,下次再见到蒋寒凝的时候,依旧是那个追求梦想的女孩,那么“单纯和普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