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本周热榜
    查看: 1104|回复: 0

    [同城生活] 转帖]中国消费者:花钱和存钱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

    帖子

    288

    积分

    下士

    UID
    1570
    帖子
    32
    主题
    0
    积分
    288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6-8-16
    最后登录
    2007-1-16
    在线时间
    6 小时
    发表于 2006-8-25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四川省自贡市 电信
    [转帖]中国消费者:花钱和存钱
    来源:天使愛飞
        从外部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是一个出口大国,有着无穷尽的增长势头。然而站在中国国内的角度看,尽管是一片繁荣景象,人们的观点似乎并不这么明确和肯定。根据麦肯锡对6000户中国家庭进行的一次上门调查,我们发现,对消费类产品短期内存在强劲的需求,与此同时也存在一种浓厚的观望心态,这种心态可能影响消费行为。例如,仅有37%的受访 者同意或强烈同意如此的陈述:“我对自己未来的财务状况有信心。”受访者并且表示家庭收入的1/4用于储蓄。这一比例远远高于欧洲和美国的家庭储蓄。
      这项调查的结果证实了一点,中国的储蓄率非常之高,是因为社会保障机制的薄弱,大多数中国居民必须自掏腰包负担医疗和养老费用。当问及储蓄的主要理由时,50%受访者表示是用于家庭成员医疗应急之用,43%的受访者表示是为退休作准备。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说,以储蓄防患于未然显然是头等大事。1/3的受访者2005年的收入有所增加,其中将近一半人把增加的收入全部或大部分存了起来。仅有9%受访者表示花掉了大部分的增加收入,仅有不到两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2005年的计划支出讲超过2004年。
      尽管消费者对未来普遍的隐忧心态限制了消费,但是只要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现有的高速增长,就会有重组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事实正是如此,当问及未来12个月内计划购买哪些大件商品时,受访者普遍流露出强烈的购买意愿。特别是汽车、家用电器和最新的消费电子产品。约8%的消费者透露下一个购物目标是平板电视。这意味着哪怕是其中一个很小一部分消费者付诸行动的话,未来12个月的销售量可以达到400万台。
      令中国消费者心动的另一个购买目标是住房,几乎10%的受访者表示在未来12个月可能购房。通常来说,国内出售的是毛坯房,需要添置电器、家具、地板和灯具,进行必要的装修,因此购房将刺激电器和其他家具产品销售的显著增长。近3/4的受访者表示搬进新居后,会购置全新的家具和电器。在储蓄多年购买心仪已久的新房后,中国消费者很舍得花钱添置高品质的家居产品。
      43%的受访者同意或强烈同意,“拥有私家车是我最大的梦想。”超过2%的受访者表示未来12个月内计划购车。中国乘用车的渗透率为每1000个居民拥有8辆。而世界平均值为每1000个居民拥有104辆,相比之下非常之低。因此虽然最近汽车市场需求波动很大,其长期潜力仍然可观。
      除此之外,此次调查还揭示了中小城镇迅速崛起的消费热潮。由于大城市的消费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有些产品更多的为农村地区和中小型城市消费者说青睐。例如,农村地区20%的受访者表示未来一年会买一部移动电话。而该数字在一级和二级市场(如武汉和厦门)分别仅有10%和15%。
           同样,小城镇受访者中12%的人群表示未来一年计划添置一台洗衣机,而该数字在一级城市只有5%。麦肯锡这项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新兴城市地区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对于跨国公司和本土公司来说,这个新的战场都是极其重要的。
           我的qq:37484744,期待你的参与和交流,智慧网络 财富先锋:http://lzx2008.nud8.com,成功从这里起步更多详情请登陆我的博客http://www.nu18.com/bbs/index.php
    E-mail: lqfnpyu892@sina.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4-5-30 17:56 , Processed in 0.06490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