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30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影射,不讽刺
拿到剧本的时候葛优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这是相声加小品。
《非诚勿扰》的灵感来自陈国富的电影 《征婚启事》,讲一个叫杜家珍的眼科医师因为爱上一个已婚男人,被抛弃后无法自拔,在绝望之中刊登了一则征婚启事,与30名应征者见面的故事。原来电影里的角色就叫舒淇,这么一个漂亮女人,为什么来征婚呢?而且是找葛优这样其貌不扬的中年剩男?必须给他们设计一个阻力,所以我就技术性地选择了舒淇是第三者,为了摆脱困境来征婚。葛优就捡了这么一个便宜。
但我骨子里有这么个理想,我希望舒淇发现,她“随便”找的那人,其实比原来那男人还有意思。葛优更多时候是外表普通、视觉上没有欣赏价值的邻家男人,但他的幽默感,那种吝啬的真诚,一样能够赢得美女的芳心。让舒淇爱上葛优这样的男人,是这部戏最难的事,还要让葛优把舒淇从一个帅哥那里夺过来,更困难。我发现最后舒淇喜欢葛优,观众没有不接受的。
整体来说,审查比较顺利,这个片子确实也没有任何锋芒。相对来说,喜剧还是松,就是对喜剧的调侃台词,每次他们比较紧张的是,这个话真的就只有面儿上看到的意思吗?
其实真正有意思的台词就得讽刺,首先拿别人开涮。这次我没想纯粹用台词抖机灵,也真没想夹枪带棒。有一些对白是电影局要我拿下来。比如冯远征和葛优见面那段戏,电影局想全部拿掉,我想把这段留下,就大量砍台词。比如“我是工会的,你是团委的”就拿掉了,电影局的意思是最好不要涉及群众组织什么的。“断背山”这样的台词也不能留;解放、沦陷呀也最好不要用。舒淇见葛优介绍她们乘务队时,本来说了句“空姐们肚子里一打开都揣着小飞行员”,我觉得是特脆的包袱,但怕民航有意见。大概提了八九条意见,不多,别的片子都是几十条意见。如果是往年,应该这样的台词都能过,但是今年不行。审查这样紧,我觉得和《色,戒》后来挨批评有关系,松大了,产生“竹竿儿”效应,反弹回来的劲儿特别大。
像《甲方乙方》那样的讽刺和幽默,必须是电影审查全部放开,我可以写跟现实特别有关的段子,比如拍一个电影,拿小偷公司当一个党政机关来拍,它有所有政府机关的部门,连计划生育办公室都有,太荒诞,肯定特别乐。但是现在你要往那儿去,就是找死。
电影局对我拍 《非诚勿扰》有些意见,觉得这个电影挺无聊的,应该继续沿着 《集结号》、《夜宴》往下拍,走大、重的艺术路线。当然,人家是好心,替我觉得这个作品太轻了。
《非诚勿扰》结尾的舒淇跳海,是我不得已为之,不然观众会觉得,她那么爱方中信,怎么就跟着葛优跑一段,扭脸就跟葛优好上了。我就只能把她往死了逼,死一回,才能重新来。
这个结局不是我事先想好的,写着写着就到那儿了,否则观众不会有真正的触动。现在的结尾看上去有点牵强,但我觉得也算合情合理。生活中持之以恒为情自杀的人有,但是好多人是自杀过一回,被救以后会觉得自个儿有点傻,为某个人不值得用这样决绝的行为。
我拍的是贺岁片,必须让观众痛快,最理想的结尾是,他们在北海道分手,完了又过了一年,两人再次遇见,在游轮上重逢,两人激起爱情火花。但现在的电影都是两个小时,就不能再长了。我想既然是一部浪漫的电影,结束在海上比较好。那个游轮又赞助了很多钱,无论如何得把游轮给拍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