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哈哥们

[时尚家居] 大讨论:是我们收入低了,还是房价高了?

[复制链接]

22

主题

7710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我的地盘我做主

UID
2734
回帖
7710
主题
22
积分
23394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6-10-31
最后登录
2014-11-5
在线时间
1699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9-3-8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nli1975 于 2009-3-7 11:45 发表
但是为啥子那么多房子还是可以卖脱呢?


如果我要买房,起码双方父母都要出大笔钱;还有就是借,私人或者银行!

还有,纯粹工薪一族,没有亲朋好友支持,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害怕买房子难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7710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我的地盘我做主

UID
2734
回帖
7710
主题
22
积分
23394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6-10-31
最后登录
2014-11-5
在线时间
1699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9-3-8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沱江之舟 于 2009-3-7 23:25 发表
看来是做生意的人在买房哦。调查下简阳的房屋空置率是多少,就晓得是炒房还是自住。



现在的状况是有钱人越来越有钱,所以现在好多人不止一套房子。

在阳晨那边,空置的房子应该不少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7710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我的地盘我做主

UID
2734
回帖
7710
主题
22
积分
23394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6-10-31
最后登录
2014-11-5
在线时间
1699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9-3-8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房价收入比来衡量,中国的房价泡沫,尤其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价泡沫,达到了世界历史的巅峰。年初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大幅度萎缩,深圳等地的房价已经下跌30%。7月份上海住宅价格环比下跌24%,发出了新的危险信号。北京房价表面上依然稳定,但各种各样的降价销售已经暗流涌动。根据这些现象,我们倾向于认为,中国房价长期走熊的拐点已经基本形成,只是尚未显现出全面杀跌的凶相而已。那么,中国房价全面杀跌还需要多久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尝试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历史经验一:房价走熊可能滞后于股市转熊,但滞后期一般不超过两年

  日本1990年代初房价见顶前,其股市率先崩盘。日经225指数在1989年12月见顶,11个月之后,即在1990年11月日本房价见顶并转入长达15年的漫漫跌途。台湾房价在1992年初见顶,其股市在1990年2月达到12682点后崩盘,相差大约两年时间。但是,香港1997年和美国2007年房价泡沫破裂与股市转熊几乎是同步的。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房价泡沫破裂滞后股市泡沫破裂,那么,在股市转熊1-2年内,房价转熊的可能性较大。

  中国股市去年10月见顶,迄今已经超过11个月。依此判断,中国住宅价格在今年四季度或未来一年内全面杀跌的可能性较大。

  历史经验二:地价通常先于房价见顶,间隔期为半年至一年

  1988年12月日本地价见顶。大约两年之后,即1990年11月其房价见顶,时间间隔将近2年(见图3)。作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源地的泰国,其地价于1996年中期见顶,房价在大约一年之后崩盘。香港在1996年底地价见顶,过了半年多时间,其房价出现暴跌。

  中国地价今年1月见顶(见图2),迄今已达9个月。年初以来,北京、上海、南京等一线城市已有超过40宗土地“流标”、“流拍”,各地的退地风波不断出现,新挂牌的地块普遍以底价成交。根据上述历史经验,中国房价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全面转熊的可能性较大。

  历史经验三:住宅价格转熊通常比M1增幅见顶回落滞后4-6个季度

  考察日本1990年、美国2007年前后的房地产市场可以发现,日本M1增幅领先房价18个月见顶(见图4);美国M1增幅领先房价约12个月见顶(见图5)。

  中国M1增幅从08年1月开始明显回落(见图2),即使将来有所反弹,也难改长期颓势。根据上述历史经验判断,中国住宅价格可能在今年底或2009年中期全面转熊。

  历史经验四:房价见顶比利率见顶可能滞后1-2个季度

  日本基准利率在1990年8月提高到6%时见顶,约1个季度后日本房价转入跌途。美国联邦基准利率在1%提高到5.25%时见顶,其房价半年后开始下跌。

  中国从04年10月起连续加息,到07年12月,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提高至4.14%。不少人认为,中国仍有加息的可能,我们持相反的观点。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已出现明显的“滞胀”趋势;对于政府而言,“滞”的后果比“胀”更加可怕。同时,由于本轮通胀的深层原因不同以往,常规的需求紧缩措施对于抑制当前的通胀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在PPI明显高于CPI,内需增幅趋缓,外需面临衰退的恶劣环境下,实体经济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减息要求。我们预期,尽管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犹豫不决,但在严酷的经济形势面前,中国央行再度加息的可能性很小,最终会在形势的逼迫下减息(作者注:此文较早写成,事实证明,央行果真减息了)。美联储、欧洲央行在货币政策上也有些犹豫不决,但它们所思考的已经不再是加息,而是是否以及何时减息。因此,我们判断中国利率顶部事实上已经形成。

  如果这个判断是正确的,那么,根据日美的历史经验,今年下半年就是中国住宅价格全面下跌的拐点。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最迟在未来一年内(很可能是半年之内)可以看到中国住宅价格的全面下跌。需要说明的是,对台湾地区房价波动史的初步研究发现,该地区房价下跌拐点的形成,具有一些与日美等国不同的特征。我们觉得,日美的历史经验可能比台湾的历史经验更具借鉴价值。但我们将对台湾的情况做进一步研究,以便使我们的预测更具准确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7710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我的地盘我做主

UID
2734
回帖
7710
主题
22
积分
23394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6-10-31
最后登录
2014-11-5
在线时间
1699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9-3-8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部主任梁有国也认为,中国现在的房价虽然很高,但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情况。他说:“相对现在的购买力,房价很高,但5年以后房价和收入的比例就显得很合适了,因为中国的平均家庭收入每年不是增长3%、4%,而经常是8%、10%、15%。”

  的确,中国房地产由于人为赋予了过多的投资属性,价格虚高、泡沫堆积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房地产处于非理性的发展之中,为此,近一年多来,国家不断有相关宏观调控措施出台,力图遏止房地产行业的这种非理性发展。自今年3月开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一个比一个大,尤其是一年内限制转按揭以及征收交易营业税的政策,有效抑制了二手房的炒卖之风。

  中国房产会不会崩盘

  谢国忠表示,从近段时间来看,美元利率水平不断上升,目前已经升至4%,未来有可能达到5%,这使海外资金开始流出上海房地产市场。因此,他认为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目前已开始破灭,但泡沫正在向北京、深圳等其他地区转移。

  谢国忠预测,由于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及国内出口企业竞争力不强的影响,明年国内出口增速有可能减缓至15%的水平,到2007年,这一速度还将进一步放缓。他说:“国内房地产市场对出口周期的反应存在着一个滞后过程。总体来看,未来两三年出口将逐步放缓,而出口下降将引起国内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全面破灭。”

  虽然谢国忠的崩盘论有点让人心惊肉跳,但梁有国认为,从历史角度看,除日本外,房地产市场也很少看到真正的泡沫破裂,一般情况都是房价的增长幅度放缓,等待收入和房价的重新挂钩。同时有消息显示,外资对中国房地产的信心依然很高。根据著名管理咨询公司AT Kearney公布的最新“外国投资信心指数”调查,中国连续第4年保持第一的位置。前不久,纽约的洛克菲勒国际集团也宣布正式成立“上海外滩洛克菲勒集团开发公司”,负责外滩源的一期工程,预计明年春天破土动工。可见,尽管中国早就表示了对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的担心,但这种忧虑并没有影响到外资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兴趣,外资对中国房地产的信心没有因泡沫忧虑而有所动摇。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外资地产基金(非外资热钱炒楼)对国内的投资达28亿美元,是去年的4倍。国际房地产顾问公司“仲量联行”也作出估计称,外资机构今年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至少会是去年的3倍。

  楼市调控意在实现软着陆

  有人认为,近一年多来,国家虽然宏观调控措施频频出台,但效果并不明显,房价的上涨趋势并未得到明显抑制,反而却越抑越高,甚至还一度催生了逆市炒房行为,房地产泡沫也越来越严重。

  面对泡沫的日益堆积,一位教授建言称:“泡沫需要慢慢挤掉,不能一下子戳破,破裂的结局是房地产行业一蹶不振,这样对宏观经济整体发展不利”,这也许正是一些人认国家宏观调控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之一,而这种情况却与目前国家政策制定的初衷是相吻合的。因为政府希望看到房价能够实现“软着陆”,避免房价出现大幅跌落。相关主管部门并不寄望于一项政策就可逆转高热的市场,而是打算通过政策的叠加,让狂躁的房产行业慢慢趋向于理性,进而消除房地产崩盘的危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7710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我的地盘我做主

UID
2734
回帖
7710
主题
22
积分
23394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6-10-31
最后登录
2014-11-5
在线时间
1699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9-3-8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已注定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平静的一年。从年初开始,中国公众陆续经受了房地产市场“拐点论”、“百日巨变”论等各种论调的“轰炸”,但即使在住房交易量已经普遍下降的当前,人们感受到的仍然是房价的高不可攀。

  最近,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又公开宣称,其房地产项目的价格将全面上调。其上调的理由有三,一是建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二是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已经进入底部,是各种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抄底的好时机;三是看好中国未来的经济,房价上涨是必然等。

  就在这种“矛盾”的氛围中,本刊记者采访了著名财经评论员时寒冰。他对潘石屹的论调持相反态度,并且明确表示,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全面的周期性调整的情况下,房地产价格的调整才刚刚开始。

  “热卖”是投机的结果

  《环球人物》:最近,万科在上海等地又启动了新一轮降价潮,而潘石屹却宣布SOHO中国地产旗下的楼盘全面提价,在当前房地产成交量萎缩的形势下,您怎么看待这个反差?

  时寒冰:万科降价的是住宅,潘石屹宣称涨价的是商业地产。比较这一问题的时候,有必要将两者分开。尽管如此,潘石屹的涨价仍然不具有代表意义,就连潘石屹自己也承认,单个项目的热销并不代表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困局有所改变。

  住宅价格已经远远超过民众的实际购买力,下跌是必然的。商业地产由于其特殊性(商业地产在整个房地产开发总量里面,比重占得较小;市场对商业地产的需求不像对住宅地产的需求那样大量和迫切;这次国家调控的对象,也主要是针对住宅地产),会晚于住宅市场的调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商业地产目前面临空置率上升及招商难等问题,因此,投资商业地产需要谨慎。

  《环球人物》:潘石屹的三里屯SOHO项目因为热卖而广受关注,您认为其热卖的原因是什么?

  时寒冰:其实,这里所说的“热卖”,只不过是一种炒作,而且这种“热卖”仅仅指的是三里屯SOHO的商业地产部分(商铺和写字楼),其住宅部分销售仍然缓慢。8月29日《新京报》报道说:“7月12日批准预售公寓目前登记售出58套,销售人员表示还有将近400套可供选择。”这则报道就是很好的答案。

  至于三里屯SOHO商业地产部分所称的“热卖”,我认为是投机的结果。虽然投机短期内给开发商带来了收益,但商业地产如果未来租不出去,利用率降低,将给这些投资、投机者带来巨大风险。同时,三里屯SOHO采取的是“散售”的销售方式,也就是“一卖了之”。有业内人士指出:“散售意味着商场的经营决策权将分散于各个小业主手中,意味着商场定位、业态规划只是一纸空谈。”

  高房价已成无源之水

  《环球人物》:您从2006年开始,您推出了《中国房事黑皮书》,那么,您认为从2006年到今年的这3年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的是怎样的一个曲线?曲线的背后,说明了什么?

  时寒冰:从2006年至今的3年中,全国不少地方的房价上涨了一倍多。几乎是一个直线上涨的行情。只有深圳、广州等珠三角地区,房价在今年实实在在的下跌了。

  其实,我国从2005年3月起,就已经开始调控房地产市场,但是,房价在调控声中反而屡创新高。其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地价在此期间大涨。地方政府通过“招拍挂”(招标、拍卖或挂牌)政策吸引开发商的竞争,不断抬高地价。其次,开发商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囤积土地,延迟开发,导致土地出让面积虽然很大,但有效供给的增加却受到限制。另外,开发商、炒房者等共同囤积大量住房,也进一步减少了有效供给。再次,保障性住房供应严重不足。2006年4月的时候,还有70个地级以上城市未实施廉租住房制度,有些地方虽然实行了,但廉租房数量很少。这使得能够抑制商品房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力量被架空了。

  《环球人物》:您最近推出了《中国房事黑皮书(2008)》,在您看来,今年的房地产市场有什么特点?您有什么体会?

  时寒冰:今年的房地产市场,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成交量极度萎缩,房地产市场不景气。这说明,在房价严重偏离民众实际购买力的情况下,房价真的是涨不动了,缺少购买力支撑的房价已经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仅仅成交量萎缩而房价(除了珠三角地区)并未明显下跌甚至仍在缓步上涨的情况下,以开发商、银行、地方政府为代表的各种利益主体,就开始游说中央救市。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维护自己暴利的欲望是多么强烈。房价的连年上涨,对住房这一民生问题危害极大,同时,房价上涨又助推通货膨胀,透支民众的消费,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而内需屡拉不动。可以说,高房价不仅危害民生,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障碍。另一方面,如果房价继续上涨,盘踞在我国房市中的热钱就更容易套现离开,很容易引发一场楼市危机。因此,房地产泡沫的挤压应该趁早进行,漠视泡沫的存在只会埋下更大的隐患。

  《环球人物》:目前市场有两种观点:有人认为房价调整明年年初到底,另外也有专家表示房价下调将是长期趋势,那么您认为呢?

  时寒冰:我认为房价在经过以成交量萎缩为特征的盘整阶段后,很可能突然向下。尤其是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房价未来调整的幅度会更深一些。

  《环球人物》:您认为国家最近发布的《关于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会对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时寒冰:国家最近发布的《关于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对开发商囤积土地的行为做了更明确的限制,这将加速现有土地的开发进度,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对房价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开发商仍在抱着幻想死挺

  《环球人物》:目前北京的房价构成包括哪几部分?与国外大城市如纽约、伦敦的房价相比,北京的房价高吗?

  时寒冰:不仅北京,全国的房价构成都大致相同。在我国目前的商品房成本构成中,建筑成本其实很小,其余的绝大部分成本由三块组成:一是土地出让金;二是名目繁多的税费;三是由权钱交易导致的腐败成本。

  与国外大城市相比,中国的房价,尤其像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的房价是非常高的。数据显示,2008年3月份,美国新房销售中间价为每套22.76万美元。这个数据主要指独栋房屋,即别墅,面积一般为每套200平方米左右,且为全装修房。据此计算出来的美国住房的单价大约为7000元/平方米。2007年我国新住宅销售的平均价格为3655元/平方米(未装修的毛胚房),如果加上装修,单价大约在4100元/平方米左右。如果考虑到美国的房价是包含土地的,而我们的房价只有70年的土地使用权,再考虑到美国的人均年收入是我们的接近30倍,以及美国的社会保障机制要好于中国等等因素,可以说,北京、上海等地早已和世界发达国家的房价接轨。

  《环球人物》:房地产市场目前资金紧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房地产开发企业之间的重组、转让土地、甚至退地事件也在各个城市不断地发生。这是不是说明目前的房地产企业正在经历一场优胜劣汰的调整?

  时寒冰:是的。当房地产业达到“是个房子都能卖,且卖出好价钱”的地步时,当任何开发商都能赚取暴利时,也就说明,这个行业已经出现严重问题了,必须促使这个行业竞争,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

  《环球人物》:您认为目前房地产企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时寒冰:目前,中国房地产企业最大的问题是沉浸在对暴利的追逐中不愿意醒来,当寒冬已经到来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开发商降价售房,绝大部分开发商仍在抱着幻想死挺。中国房价有必要来一次调整,让这些开发商彻底清醒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7710

回帖

2万

积分

上校

我的地盘我做主

UID
2734
回帖
7710
主题
22
积分
23394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6-10-31
最后登录
2014-11-5
在线时间
1699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09-3-8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这些留到以后回过头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5万

回帖

13万

积分

热血青年

上 將 不 好 當 !

UID
4288
回帖
50313
主题
60
积分
132055
阅读权限
10
注册时间
2007-2-2
最后登录
2024-2-28
在线时间
4087 小时
发表于 2009-3-8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資低得很,房價還是高。
[img=500,300]http://www.jy0832.com/static/image/common/emp.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主题

6万

回帖

17万

积分

中将

伊不进单刀莫为奇

UID
626
回帖
67789
主题
353
积分
173224
阅读权限
195
注册时间
2006-6-21
最后登录
2021-9-27
在线时间
3770 小时
发表于 2009-3-8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主题

3435

回帖

1万

积分

上校

UID
8913
回帖
3435
主题
149
积分
1840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7-12-24
最后登录
2022-6-28
在线时间
1171 小时
发表于 2009-3-8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现在的房价高,不光是政府的宏观调控问题,最主要是老百姓自己把房价太高的,比如说一个新开的楼盘,开发商打个广告,大家一哄而上都去抢购,房价不高才怪:p1 (54))
%¥拥有你是我一生的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3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热血青年

UID
7862
回帖
12271
主题
313
积分
47040
阅读权限
10
注册时间
2007-10-7
最后登录
2020-11-1
在线时间
2471 小时
发表于 2009-3-9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发商打个广告,大家一哄而上都去抢购
可怜的工薪阶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5-8-16 16:44 , Processed in 0.03587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