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装修“潜规则”追踪 五部门将联手整治
http://cd.qq.com 2009年03月18日08:52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评论0条
成都最早一批“守口子”的“道哥”(右)向本报披露内幕
■《成都装修“潜规则”调查》追踪
“敢怒不敢言,华西这组报道帮我们出了口恶气!”本报连续两期成都装修“潜规则”“口子费”报道推出后,数百业主读者打进本报热线,纷纷声讨“口子费”,网络上也掀起“口子费”的讨论热潮,大多都是业主的诉苦声,可见读者和网友对潜在多年却无人揭露的“霸道口子”深恶痛绝。一石激起千层浪,揭黑幕、提建议……众多热心读者中,一自称“口子深喉”的读者还特别约见记者,批评现在护“口子”的太没规矩,不讲道义。
报道也引起成都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昨日下午,成都市房管局物业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一场由该局牵头、五部门联手集中整治“口子费”的专项行动将于近日在全市展开。
披露
老“口子”不得罪人
“道哥”2001年出道,是成都最早在“口子”里混的人。2005年离开这个行业,现在从事机械工作。“我们最早一批很有规矩,很少威胁竞争对手。”“哪像现在,打人还敢打伤打残人,这等于把整个‘口子’都废了。”在五块石电器市场,“道哥”和记者在车里讲起当年混“口子”的故事。
“当年都是我们到物管手里以私人名义出钱买下总口子,当年10来万,现在30万到50万不等。”“以前我们守‘口子’,虽然也养有貌似打手的魁梧凶悍的几个弟兄,但大多是充门面吓吓竞争对手,从没出手打过人,大家都留有余地。那时对业主更是一点都不得罪,他们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利润薄点,图个长期发展。”
“道哥”听还在行内的老乡讲,现在一般也很忌讳打伤人,但个别的打手不注意素质,下手没有分寸。“现在这几爷子就是个一锤子买卖。”“道哥”的这番告白,更印证了成都的“口子费”由来已久。
支招
小区成立“护送队”
最近几日,“口子费”成了成都最新热词,众人在网络上声讨“口子费”,也彼此交流和“口子”上的人斗智斗勇的经验和方法。有的业主学做“躲猫猫”——“惹不起你就学我躲猫猫,等狗们睡觉了再运材料回家!”也有强ying派采用“强压”措施——“我上头有人!”这是吓小混混的绝招。
而成都荆翠中路的某小区与当地警方成立的成都首支“业主装饰装修材料护送队”成为当前成都业主网友羡慕的对象。而指导成立护送队的成都市青龙警署也跟着走红,网友评价:“我们这里的派出所也学习一下他们就好了,羡慕生活在那个辖区啊!”
工商:打12315举报
细看完本报关于《霸道“口子费”》的报道后,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宣教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只要发现他们违规经营,欢迎业主们投诉,打12315也行,到成都市消协也行。在我们处罚范围内的都将严厉查处和打击!”该负责人同时告诉记者,所有的潜规则性的违规违法行为都取证难。“业主要有取证意识,包括收集高价搞装修卖材料的商家的发票等证据。”面对业主或相关人受到的伤害或损失内容不同,“人身威胁和伤害,直接打110报警。发现是不正当竞争欺行霸市,可以投诉到工商管理部门。是假冒伪劣商品的就找质监局。发现问题我们绝不手软!”
律师:拿起法律武器
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李大福律师认为,物业管理企业擅自“卖口子”,收取费用并与暴力相勾结的行为,一经查实,除依据《物业管理条例》第66条处罚物管企业外,还应当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同时,李律师建议,业主和物业使用人,一旦发现不法行为,应当拿起法律武器,向职能部门投诉和举报,相关职能部门应恪尽职守,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进行监督、检查。只有加**律宣传和执法力度,业主的合法权益才有保障,共建和谐社区家园才能落到实处。
原声
“口子”曝了光担心更猖狂
李先生:我是某小区的业主,你们是第一个敢于站出来说真话的报纸媒体,让我很敬佩。我装修房子的时候,也是只能等到晚上才敢偷偷盘货进小区,物管公司和装修公司勾结起来吃钱霸占口岸,我们业主有苦难言。希望你们继续关注此事,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杨女士:我比较担心,卖口子事情曝光了,又没人去监管他们,他们会更猖狂。
张先生:我是双楠某小区的业主,小区一开始交房后,就把装修的招牌打出来了,我们自己买的沙石水泥完全没办法运进去。他们的工人也要给口子上交钱,一人至少交500。他们的价格比外面贵得多,外面的装修商完全不敢进来做。
朱女士:我装清水河的房子的时候,装修工送玻璃窗,小区里卖这个的走上来就把玻璃踢烂了,当时闹得很凶,这些人太猖狂了,而且收费又高。
王先生:我是物流公司的,就是专门给小区运送装修材料的。成都很多楼盘都有卖口子的现象,一般都是交几十万,然后再分配给下面提供建材的商家。我们送货经常都要受到威胁,还和他们打过架。这种现象在成都已经很严重了,相关部门应该打击一下。
王女士:武青路某小区卖口子的相当凶,就像黑社会样,不准其他人去封阳台,做装修。我觉得根本问题在于物管公司在作怪。希望报社能对此事加大报道力度。
行动
五部门将联手整治
昨日下午,成都市房管局物业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口子费问题引起了该局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已研究出整治方案,目前已送相关领导签发。该负责人说,其实他们之前也多次接到类似投诉,也在查处,但由于涉及部门多,情况复杂,查处力度不够。“你们的报道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感谢你们的关注。”该负责人称,根据既定方案,该局牵头,联合公安、工商等四大部门,将于近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集中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买卖“口子”现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今后还将会同相关部门建立长效解决机制。另外,该负责人希望媒体继续给予关注,给联合执法队伍提供线索。
本报记者庞山岚王长久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