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38|回复: 0

石桥古镇随感

[复制链接]

0

主题

1

回帖

238

积分

下士

UID
13551
回帖
1
主题
0
积分
238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8-8-21
最后登录
2016-5-17
在线时间
4 小时
发表于 2009-3-26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就听说简阳把石桥定为古镇,但是当我漫步在小镇的大街小巷时,脚下是街中央崎岖不平的水泥板,污水垃圾遍布,看到的是陈旧栏杆,是四季不落的尘埃。老渡船码头旁边的街道没精打采的排列着一间间和古镇一样沧桑的二层小屋,仿佛一群患病的老人柱着拐杖,呻吟残喘,随时可能倒下。时光荏苒,此刻我对着眼前的老街坊、小天井、白墙黑瓦想象它盛年的模样。
听老人们说:解放前期,这里熙熙攘攘,客人如织,有着简城都不及的一派繁荣景象。然而,在改革开放多年后中国现代化城市化建设愈演愈烈的今天,这个在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内和濒临简阳城区最近的古镇却是一块被遗忘的土地,置身其中,突然间你会不知到它来自哪里,又将去向何方。----笔者手记
     成都城东边,成渝走廊上,有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古镇,至今仍静静地躺在沱江之滨。她,就是生在城边人未识的“千年古镇”、“移民古镇”——四川简阳市石桥镇
据了解:石桥镇过去商业发达,各种货物的吞吐量大,因而水上运输也相当兴盛。上海、武汉、南京、重庆、泸州等地的商人经常云集石桥采购货物,于是石桥成为远近有名的“小汉口”。民国时期,石桥水码头就有200余只木船。1927年,行驶在长江里的“江宁”号小轮船曾试航至石桥。抗战时期,这里木船已达600余只。加上外地来往船只,石桥水码头停靠的船只有时多达千只以上,出现了规模惊人的“水市”画卷。为了加强对水上运输和水上交易的管理,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党中央军还在石桥港专门设立了“四川省水上警察局”。
      石桥古镇位于四川简阳市城西4公里,沱江流经这里自然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回水沱”。千百年来,石桥镇一直是连接川西、川中、川东和川南各地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解放前,沟通成都和重庆的官道——东大路经过石桥镇。解放后,成渝公路、成渝铁路经过石桥镇。改革开放后四川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也穿越石桥镇境。如今,石桥古镇已成为“成都半小时经济圈”的辐射范围。成都市民可以借助成渝高速路,飞车到石桥看古镇。
   石桥古镇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汉朝这里就开始生产井盐。清朝时期,还在石桥设立了管理盐务的机构,收取盐税。明末清初,随着“湖广填四川”浪潮的兴起,来到石桥镇经商的外省人逐渐增多。同籍的外省人组成了同乡会,而会馆则是他们的聚会之地。在石桥镇街上,外省人先后建起了福建会馆(也叫天后宫)、广东会馆(也叫南华宫)、陕西会馆(也叫关帝庙)、两湖会馆(也叫禹王宫)、江西会馆(也叫万寿宫)、贵州会馆和协调六省移民、商人纠纷的机构“六省会所”。
  此外,移民们还相继在石桥镇境内修建了海潮寺、元觉寺、火神庙、川主庙等10座大大小小的庙宇,以及多座牌坊。至于古镇周边的洞、亭、阁、井,当然就更多了。

    石桥名小吃土特产让好吃嘴大饱口福 “简州包子石桥面,要吃麻花草池堰”。现在,石桥面工艺正面临失传,红红火火的只有羊肉汤了,而一向盛产茉莉花茶的“花都”石桥因种种复杂原因变得名不副实。
    石桥古镇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中,因多种原因错失了好几次跨越发展的良机。直到今天,石桥古镇仍显得破败不堪,城镇规划与建设严重滞后,违规修房造屋、河床上建永久性建筑随处可见,“脏、乱、差”问题特别突出。而随着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研究热、开发热、旅游热的出现,石桥古镇这些不协调的现象更加引起了简阳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以提案、报告等形式向市委、市政府谏言和呼吁:“保护石桥古镇,建设和谐石桥,刻不容缓!”
        夕阳西下,余晖斜斜洒在古镇斑驳的墙面,心中怅然若失。我力图告诉大家一个我所认为的真实的古镇,到这里,我以为仍然未能如愿。我想我们是会有幸早日看见古镇重塑过往的惬意与繁荣的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5-5-24 01:53 , Processed in 0.03704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