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7-15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1. 刘存厚 刘存厚(1882-1962)字积之,属猴,四川简州(今简阳市)人。国民党陆军上将。清代末举人,1903年,刘存厚进入西川武备学堂学习。1904年由四川武备学堂选送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1910年春毕业回国,任南武备学堂堂长。参加光复云南。1912年后任四川陆军第二师师长、重庆镇守使。1915年参加护国战争,任四川护国军总司令、肇庆军务院抚军。1917年后任四川督军。1923年后任川陕边防督办兼四川陆军检阅使。1927年后任国民党政府第二十三军军长。1933年在四川参加“围剿”中国工农红军。后长期在原籍寓居。1949年到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著有《云南光复记》、《护国川军战纪》、《蜀军志》等。
辛亥革命前后,四川军阀刘存厚一贯反复无常,先归附蔡锷,后投降张勋、段祺瑞等,人们送号“刘厚脸”。后来,孙中山派革命党人樊孔周到成都进行革命活动,被反动派暗杀于家中,全身中弹数十处。当时,有人推断系刘存厚所为。革命党人义愤填膺,编了一副对联,既是对革命烈士的悼念,又是对反动军阀的鞭挞。联云:“樊孔周周身是孔;刘存厚厚脸犹存。”
1949年解放前夕,赖老同学,国民党行政院长阎锡山之助,飞去了台湾。刘到台湾后,被聘为“总统府”顾问。1962年在台湾病故,终年八十一岁。
l2. 廖震
字雨辰(1890.5~1949.12),简州三岔坝人。四川军官速成学堂毕业,1920年8月以营长兼知剑阁县事,后任渠县知事。1926年5月升团长,1930年任川陕边防军第3路司令兼万源县长,杀人如麻,有屠户之称。1933年围剿红军中升23军1师师长,次年7月率第6路军与刘湘第5路军进攻万源、通江红军,伤亡惨重。8月10日,红军夜袭,击溃廖部。1938年王缵绪为第7战区司令长官,廖震升44军军长,5月出川守备湖北,在宿松、黄梅、广济与日军对峙。10月,廖震率一旅在毛山湖伏击,打死日军七八百人,活捉14人。后在大洪山对日寇开展冬季攻势。1940年5月16日,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殉国,廖震率部和67军16师增援,败退大洪山,又与日军激战十余日,双方伤亡惨重,日军退走。后升集团军副总司令,1944年总部撤销,他作为编余人员回乡。后听报童叫卖重庆解放号外,廖震放下扑克牌,进内宅服安眠花自杀。
3.汪匣锋
名铸龙(1903~1953),字剑泉,跟随表叔刘存厚起家,1927年在宣汉任团长,1932年升旅长,围剿红军失败,他只身逃脱,入中央陆军大学读书3年。1940年受45军军长陈书农邀请,赴大洪山任125师师长,后为军参谋长。1945年初驻老河口,3月日军来攻,29日,司令长官刘峙命令125师固守3天。30日至4月11日,125师和127师副师长何翔回、123师团长黄伯亮击退日军进攻8次,毙伤敌军千余人,守土将士伤亡1600余人。1947年秋,汪匣锋升45军军长,一年后在淮海战役中被俘,送东北战犯管理所。死于铁岭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