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68|回复: 2

陈毅元帅与石桥高架挂面

[复制链接]

84

主题

810

回帖

8549

积分

上尉

UID
9
回帖
810
主题
84
积分
8549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06-5-20
最后登录
2024-7-21
在线时间
827 小时
发表于 2015-7-13 13:48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世纪50年代,陈毅元帅从成都回乐至的途中,经过简阳的石桥镇。见路边有一家卖挂面的小吃店,店招上写着:面细如丝,外圆中空。陈毅好奇,吩咐停车,进店品尝……陈毅要过一碗,果见这面条细如蚕丝,外圆内空,色白味美,口感舒爽。陈毅大加赞赏。随行人员叫过老板来,询问这面的奥秘。

原来,这石桥挂面,又称手工高架空心挂面,始创于宋,盛行于元,延续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据传,南宋时,一个皇帝喜食面条,但嫌面条过粗,要求做细。然而,宫中御厨们绞尽脑汁,总也无法将面条做细,皇帝十分恼怒,侍从们终日惶恐。一日,一名叫宋喜的厨师给皇帝炖羊头,无意间将竹筷插入羊眼窝内,拔出时发现汤汁沿着筷子成一条线往下流,且越流越细。宋喜受到启发,便将羊头骨放在案板上,两个羊眼窝内各插一根竹筷,把搓好的粗面条绕在竹筷上,两手拉筷,果然越拉越长,越拉越细。从此,就用这种方法为皇帝做细面条。

后来,此法流传至简阳石桥。人们开始用这种方法制作挂面。但不再用竹筷和羊头骨了,而是以竹棍代竹筷,以木制高架代替羊头骨,故称石桥高架挂面。

石桥高架挂面全手工制作,无任何添加剂、防腐剂和机器污染,其制作工艺独特,需经人工长时间揉面、搓条、抹油、扑粉、进槽发酵、拉制、上棍、上架、提面等劳作,历时近30个小时,20多道工序。民间有一顺口溜,对石桥挂面的制作进行了形象的概括:“自从‘离夫’以后,朝日‘打扮擦油’,结交‘两个光棍’,周身‘摆弄风流’,只说‘天长地久’,谁知‘刀截两头’。”


石桥高架挂面对用水相当讲究。它要求和面必须用当地井水。这样,煮出来的面,才不会浑汤,而且没有吃完的面隔夜回锅,仍如鲜面。所以,解放前石桥的挂面作坊,每家都有一口水井。石桥高架挂面,对面粉质量的要求几近挑剔。否则,盘成的小条,无法上架,更无法承受手工拉力。制作石桥高架挂面,只能在头年的10月到次年的4月间进行。其余时间因气温过高或空气湿度过大,做不出来。所以,石桥高架挂面,一向被视为稀有的民间特产。在明清时期就被指定为向朝廷进献的贡品

后来,陈毅元帅回到北京,对石桥高架挂面的美味念念不忘,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起,石桥挂面便进入了人民大会堂,成为中国赠送外国友人的礼品。20世纪80年代,石桥高架挂面获得国家商业部颁发的“名优食品金奖”称号
28f602a4196690ee6e604bdd0c938539.jpg

5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少将

UID
21798
回帖
16057
主题
5
积分
53547
阅读权限
190
注册时间
2009-3-2
最后登录
2022-10-22
在线时间
2899 小时
发表于 2015-7-13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联想丰富,这样宣传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11

主题

8万

回帖

27万

积分

管理员

UID
2102
回帖
86326
主题
1511
积分
275281
阅读权限
255
注册时间
2006-9-22
最后登录
2025-7-3
在线时间
13160 小时
发表于 2015-7-14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大道至简,阳光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邮箱:80411235@qq.com|营业执照|网站法律顾问|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简阳论坛 ( 蜀ICP备2021016404号-1 )

关注简阳论坛
官方公众号

GMT+8, 2025-7-16 15:46 , Processed in 0.03284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