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爽 发表于 2015-1-25 09:26
正解,看看下面的就知道,
http://www.jy0832.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7632&extra=&mobile ...
成都从单中心转换双中心新卫星城围绕天 府新区运转
看244|回1|收藏 1楼徐怀谦发消息只看他 2015-1-22 12:15
制图 王雪 成都商报记者辜波 核心 提示 结构要变 规划要改 成都由单核变双核后,城市走 廊、城市结构将发生改变。成都的 轨道交通的规划也将随之改变。以 前的交通是围绕天府广场为中心构 建的,“以后要围绕另一个中心天 府新城来建设,未来不会出现很多 轨道动不动就修到天府广场来的情 况,到天府新城也行。” 以前在成都的版图中,围绕中 心城区一共规划有7座卫星城,而 且都囊括于成都的行政区划内。但 这个格局可能马上要打破了,卫星 城名单中或将纳入行政区划以外的 城市。昨日,市人大代表张正红参 加小组讨论时透露,成都将按 照“双核共兴”的要求发展天府新城 和中心城区,双核以后,成都的卫 星城将怎样布局和架构? 1 关键词 确立双中心 单核变双核城市结构改变 “以前说进城,就是天府广 场、春熙路;也许10年以后到成 都,别人会问,你是去老成都还是 新成都。”昨日上午,小组讨论 时,轮到张正红发言,他风趣地 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构 建以天府新城为中心、辐射周边的 快速通道体系。健全区域协调推进 机制,携手资阳、眉山片区联动发 展、同步崛起。“这会给成都带来 很大变化。”张正红认为,成都由 单核变双核后,城市走廊、城市结 构将发生改变。目前,成都的快速 交通体系是围绕老核来建设的。以 成新蒲为例,它的快速通道是一下 子通到老城区。显然下一步规划会 做调整,例如未来新津、龙泉、资 阳或眉山,它们的快速通道就得往 天府新城修,而不是往天府广场 修。 另外,轨道交通的规划也将随 之改变。以前全部是围绕天府广场 为中心构建的,呈米字形,加中 环,包括很多放射性轨道通达各个 区县,都是围绕这个中心,“以后 要围绕另一个中心天府新城来建 设,未来不会出现很多轨道动不动 就修到天府广场来的情况,到天府 新城也行。” 2 关键词 区域协调推进 携手资阳和眉山联动发展 “为什么成都的《报告》里要 写入资阳和眉山?经济的发展辐射 带动作用,绝对不是以行政区划来 限制的。”张正红说,例如四川东 北部的部分城市,它们的经济发展 规划是主动接受重庆的辐射,找重 庆的产业配套,因为它的交通、物 流、区域文化交流等比成都更有优 势。以成都周边的眉山、资阳两地 为例,虽然不在成都的管辖范围 内,但规划时应该考虑主动接纳他 们。 以前成都的城市群规划跟周边 有矛盾和顾虑,成都怕产业流出 去,他们也怕成都去抢。张正红认 为,城市发展的原理是所有的要素 资源一定是往中心城区聚集,如果 能把交通全部打通,附加值低的一 定会往周边流,高的往中间聚 集,“不用怀疑,这就是经济规 律。”除了卫星城格局改变外,各 个卫星城自身的规划也要改变。张 正红以新津为例,认为它们应该马 上要增加规划,以后的快速通道怎 么直接到天府新城、要思考新津的 产业怎么跟天府新城的主产业配套 而不是跟青白江和龙泉配套,很多 方面都应该就近往天府新区靠,其 它卫星城如龙泉也是一样。 3 关键词 独立成市 卫星城不依赖中心城功能更 全 不过张正红也认为,规划是一 个长期的过程,要研究长远,近期 还是两边辐射都有,跟老城区的联 系也还有,不能太理想化,“规划 上要考虑的是,以后会逐渐转移到 接受天府新区产业的辐射交流。” 他透露,今年就会对成都的空 间结构变化进行实质性的运 作,“规划的图就要改了,以前是 一个圈,现在就要改成两个圈,但 究竟怎么画还要进一步研究。” 未来成都卫星城的发展,将不 仅局限于一个片区,会有更多宏观 规划和思维,带动一个群体的推 进。除了跟周边城市发展,要按独 立成市,发展每一座卫星城和区域 中心城。 “独立成市”在今年的《报告》 中成为一个热词和新词。开辟卫星 城的初衷,就是为了纾解中心城区 的功能、人口、产业,而在周边建 的小一点的城市。但是第一批建了 后发现个问题:它们普遍功能不 全,过度依赖中心城。 “独立成市的真正含义,就是 应该有的功能都有。”张正红说, 包括产业居住内部交通休闲休憩等 都要齐全,居民在卫星城工作生活 看病娱乐而不用去中心城。卫星城 离不开中心城,但是要做到少跟中 心城联系,两者要辩证地统一。 4 关键词 打造小街区 改变大社区模式交通更畅 另一个涉及到城市空间结构改 变的,就是“小街区规制”。它同样 是今年《报告》中一个热词和新 词。张正红说,目前国内很多大城 市,前些年的误区是到处建设大社 区,“大社区的好处是里面住着安 静,不跟外界发生关系,围墙一 围,小区里面的生活品质很高,但 对城市的交通带来很多障碍。” 他以大石东路一个单位为例, 面积一两千亩,把城市阻隔,如果 车辆要走中间过就得绕一大圈,增 加无效出行的交通量,到达性很 差。如果中间有路,车流就可以分 流了。这种社区在成都还比较多, 让车辆只能绕大圈,徒增主干道的 流量。 张正红说,一个小街区50 亩、100亩,城市被划分成很多小 方块,道路都要开放。不过,小 街区规制是在公共交通的背景下提 出来的。张正红认为,建设它的前 提是公交系统必须发达。他认为玉 林片区就有点小街区的味道,但公 共交通还没有彻底解决,导致舒适 度打折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