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凡 发表于 2013-5-28 10:56

游戏定律:赢家说说笑笑,输家高喊"发牌"。

奕凡 发表于 2013-5-28 10:56

能力定律:在两种情况下,人们特别容易抬高自己的能力:一是恋爱中的男人,他们发誓要为女朋友做的事情总是超过自己的能力;二是当了科长想当处长,当了处长想当局长的人

奕凡 发表于 2013-5-28 10:56

哈里森的行动定律:行为者常常不如评论者高明,但评论者往往没有行动

奕凡 发表于 2013-5-28 10:56

詹姆斯的历史定律:历史本身不会重复,重复只出现在历史学家之间

奕凡 发表于 2013-5-28 10:57

杰克逊的虚伪定律:如果别人看不出你的虚伪,你就不虚伪了。

奕凡 发表于 2013-5-28 10:57

杰佛里的成功定律:当有人到处议论你不如他的时候,那你就一定在某些方面比他更成功。

奕凡 发表于 2013-5-28 10:57

康威尔的组织定律:每个组织中都会有人清楚地知道该组织的底细,这个人应当被开除

奕凡 发表于 2013-5-28 10:57

、建设与破坏定律:交一个朋友,需要千言万语;和一个朋友断交,只需要三言两语。

奕凡 发表于 2013-5-28 10:57

一个中国父亲的育儿智慧
当国内很多父母都在抱怨中国教育制度糟糕,一门心思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父亲用自己独特的教子智慧,在国内社会和学校教育都存在缺陷的大环境下,一样培养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得出类拔萃。正如这位父亲所说:家庭教育是关键,孩子教不好,别总怨社会!

奕凡 发表于 2013-5-28 10:57

【小学】别为了逃避教育制度送孩子出国

  就如同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

奕凡 发表于 2013-5-28 10:57

到北京出差,和一位朋友聊天。朋友说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太糟糕,他不准备让孩子上普通的学校,想送到私塾类的学校读书,到了中学阶段就送到国外读书,想听听我的意见。

奕凡 发表于 2013-5-28 10:57

 我问了他三个问题:第一,你自己退休后是不是希望到外国生活?他回答说不愿意,自己已经习惯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喜欢这里的朋友圈子;第二,愿不愿意接受和独生子女远隔重洋几年见不了一次面的局面?他说也不希望这样;第三,让孩子从小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后,再让孩子回到中国来工作和生活,孩子能不能适应会不会开心?他马上就明白了,说自己光想到怎么样让孩子接受一种比较好的教育,但没想到这样做的后果。我说你对中国的教育制度有意见,就让孩子从小脱离这个教育制度,实质上就是嫌洗澡水脏了,把孩子一起泼掉。让孩子从小接受西方文化教育,回头又希望孩子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比如要孝顺父母等等,这可能吗?

奕凡 发表于 2013-5-28 10:58

我看到并听说过太多太多这样的故事了。我一个朋友的孩子9岁时被送到国外读书,现在20岁了,世界观和父母格格不入,完全是一个"香蕉型"黄皮肤的西方人,孩子和父母都很痛苦。

  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想让孩子中学阶段就去留学,总希望把孩子培养成精英,希望孩子以后幸福,却没想过这样做的后果。

奕凡 发表于 2013-5-28 10:58

 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在朋友圈里得到了很多赞扬。我认为孩子的教育是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合力的结果,但是现在社会信仰缺失,道德水准下降,网络和媒体传播很多负面的东西,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相当不利。学校教育也的确存在很大问题,小学中学本该是普及教育,大学是精英教育,中国的现状则刚好相反。中学的分数教育导致把最优秀的老师都集中到最优秀的学生身上,搞什么奥数班实验班重点班,一个中学培养出几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就认为成绩巨大,忽略了大部分成绩普通的学生,所以中学是精英教育模式。大学反而是普及教育,大量扩招导致一个导师带几十个研究生,所以大学倒是真像普及教育模式。既然社会和学校教育都存在缺陷,家庭教育就成了关键。父母自己都没下工夫去好好教育孩子,我们怎么能去责怪学校和政府呢?

奕凡 发表于 2013-5-28 10:58

【初中】让孩子住校

  有助于顺利度过叛逆期

  儿子不到1岁时我下海创业,创业之初非常辛苦,但我有一个理念,就是赚再多的钱,如果儿子没教育好,我的人生就谈不上成功,所以每个星期六加班工作,周日陪儿子玩,基本上雷打不动。亲情也需要时间去培养和维护,保持好和儿子的沟通,一直不间断很重要,断了几年再来就可能接不上。

奕凡 发表于 2013-5-28 10:58

孩子上初中时是和父母关系最特殊的阶段,因为这是孩子心理叛逆最严重的时期。我的经验就是找个环境好管理好的学校,让孩子住校。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实际上还是小孩,对父母挺依赖的,但又以为自己长大了,想推..翻父母亲的权威,如果在家住就往往容易嫌父母啰嗦烦人,容易和父母吵架,但住校一个星期回家一次,见了父母很亲热,来不及吵架又要回学校了,有助于平稳度过叛逆期

奕凡 发表于 2013-5-28 10:58

【高中】让孩子按照"木桶理论"去学习

  我儿子学习成绩中等,想考上他心目中的理想大学难度很大。我跟他讲,高考就是"木桶理论",6门课就是6块木桶的木板,最短的木板决定你的高考成绩,也就决定了你的命运。一门课90多分了,想增加几分需要付出很大努力,而另一门课60来分要提升到80多分则相对容易得多,所以高考复习就是不停将自己最短的那块"木板"找出来,加高它,当这个"木桶"所有的木板都不短了,成绩也就达到比较理想状态了。另外,"木桶"的底就是身体,比一圈的木板更重要,为什么很多考生高考成绩还不如平时成绩,不是智商问题,是高考复习实在太累了,身体状况下降,自然发挥不好。6块木板的黏合剂是心情,一定要把高考的过程变成轻松快乐的过程。

奕凡 发表于 2013-5-28 10:58

大学】用"金刚钻"理论指导大学学习

  儿子高考之后,我建议他去街上摆摊。他去了,回来后明白,其实城管执法还是非常文明礼貌的。我告诉他,广州有上万名城管每天在执法,偶尔一次发生了冲突打架,报纸网络就会报道渲染,而平时99%正常的执法却没有新闻价值,所以你看到的很多并不是社会真相,你亲自去体验几天才会明白。很多愤青实际上并不了解真相。

  我儿子上大学以后,我告诉他高考的"木桶理论"结束了,读大学要用"金刚钻理论":你可以很多门课都是"短板",及格了就可以,但一定要有一两门强项,也就是自己的"金刚钻",样样都不错却没有一样特别强的人,找工作比不上有"金刚钻"的人。现在社会很缺乏创新能力,我劝儿子训练自己的创新精神,如果到大学毕业时手上有10项专利证书,找工作比一个研究生文凭管用多了。于是我儿子开始不断思考不断发明,现在大二了,已经成功申请了6项专利。

奕凡 发表于 2013-5-28 10:59

世界史上最成功的12大王朝

奕凡 发表于 2013-5-28 10:59

1、古埃及 第十八王朝(公元公元前1570-1304年)

延续时间267年,杰出帝王:雅赫摩斯、图特摩斯三世

成功指数:8,影响指数:8
页: 1287 1288 1289 1290 1291 1292 1293 1294 1295 1296 [1297] 1298 1299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查看完整版本: 【有奖抢楼】乱劈柴...雨一直在下...水一直在停...水一直要灌...楼一直要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