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9:10
举折法:宋代建筑屋顶构架的做法,求得的屋面由若干折线构成.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9:10
举架法:清代大屋顶的构架做法,其举高通过步架求得.殿.有单檐,重檐两种,单檐又称五脊殿.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9:10
歇山: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仅次于庑殿的屋顶样式,形式上看是两坡顶加周围廊的结果.宋称九脊殿,有单檐,重檐,卷棚等形式.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9:10
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形式比较自由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9:10
叉柱造: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又插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半柱径.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9:10
缠柱造:它是在下层柱端增加一根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在结构上和外观上都比较妥善.但需增加梁,角部每面还要增加一组斗拱――附斛(音胡hu)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9:10
圭角:清式须弥座的最下层部分,整个高度分51份,圭角高度为10份.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9:10
墀(音池chi)头:山墙的侧面(即建筑的正立面方向)在连檐与拔檐砖之间嵌放一块雕刻花纹或人物的戗脊砖.称为墀头.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9:11
霸王拳:额枋在角柱处出头的一种艺术处理式样.清代老角梁头也作成霸王拳式样.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9:11
雀台:飞檐椽头钉连檐及瓦口,钉时连檐需距椽头半斗口,称为雀台.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9:11
槅扇:用以隔断,带槅扇门的可做建筑的外门,槅扇由边梃和抹头组成,大致划分为花心(槅心)和裙版两部.花心是透光通气的部分55,L戗脊:歇山顶上连接两坡厦宇的脊称戗脊.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9:11
九脊顶:歇山顶的宋唐说法,是两坡顶加周围廊的结果,它由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故称九脊殿.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9:18
足材:斗拱或素方用料的断面尺寸为一材,高宽比为3:2.栔(音自zi)两层拱之间填充的木件断面尺寸."一材一栔"为足材.其中材高15分,宽10分,栔高6分,宽4分.可见一足材为21分.材分八等.一等材6寸×9寸,相当于四个八等材.如柱径大小为2足材~3材,即42分~45分之间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9:18
拱的出跳:出跳的轴线到中轴线的距离为一跳,一般前后各出一跳.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9:18
出一跳――四铺作 出两跳――五铺作 出三跳――六铺作 出四跳――七铺作 出五跳――八铺作(据宋<<营造法式>>)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9:18
五铺作作重拱单杪(音邈miao)单下昂,里转五铺重拱出双杪并计心.(注:重拱――指瓜子拱,慢拱重叠布置.一杪――出一个华拱<垂直于立面的拱叫华拱>.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9:19
并计心――用计心作法,每一跳都有横拱.偷心作法――每出一跳缺少横拱.清代每一轴线为一"跴",例宋代出两跳的,清代为五跴<跴即踩,足践也>)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9:19
双杪双下昂:双杪即出两个华拱,双下昂即设两个下昂(元代以后柱头铺作不用真昂,至清代,带下昂的平身科又转化为溜金斗拱的做法,原来斜昂的结构作用丧失殆尽).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9:19
平水:是指未进行建筑施工之前,先决定一个高度标准,然后根据这个高度标准决定所有建筑物的标高.这样一个高度标准就是古建施工中的"平水".平水不但决定整个建筑群的高度,也决定着台基的实际高度.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9:19
斗拱:中国古建筑中用以连结柱,梁,桁,枋的一种独特构件.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以及斜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传到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