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宫
发表于 2011-3-16 20:18
愿得一壶尽春意一年一度一来归 .——尽春意的由来.文·东木
简阳乃烤酒之乡,作坊众多,历史悠久。早在宋代,简州(今简阳)烤酒便扬名巴蜀,为众多名人雅士追捧。北宋进士刘泾(刘光祖曾祖)好酒,受王安石举荐进京赴职,并携家乡烤酒随行。一次与好友苏东坡先生对饮,东坡赞不绝口,兴起之时,改名妓谭意哥诗“愿得儿女似春色”为“愿得一壶尽春意”。一句之动,诗趣大变,原本思念儿女的哀婉凄切之情,变为了对刘泾家乡美酒的期盼。
“尽春意”酒由此得名。
古简州扼成都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西汉武帝(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设牛鞞县以来,战乱频繁,烤酒业时兴时衰,数度沉浮。直到民末清初,才逐渐形成几家有实力的大作坊,其中以王家实力最强,其产品已远销重庆、汉口等地。1931年,民.国政府经济委员会训令,收购王氏家族烤酒作坊,赠牌“简州酒精厂”,派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高材生罗清云出任工程师,实行军事管制,生产糖泡酒和酒精,年产量45万加仑,作为战略物资由国家掌控。尽春意酒业由此开启了现代化的生产和管理模式。1946年,简阳酒精厂更名“资川酒精厂简阳分厂”。新中国成立后,简阳酒精厂由政府接管,易名“四川省专卖公司简阳县国营酿酒厂”。改革开放后,酒厂改制,民营资本进入,尽春意白酒再次绽放异彩:1988年,“尽春意”获中商部优质白酒称号,1992年夺巴蜀食品博览节银奖,2005年跻身四川省老字号行列。
尽春意白酒以优质高粱、小麦、玉米为主料,依托简阳东溪(刘泾、刘光祖故居)得天独厚的黄泥土壤和印山佳泉,将最前沿的现代科技注入古老的烤酒制作,酿出的白酒,色泽晶莹,极富质感;其味醇厚,绵甜净爽。一壶在手,春意浓浓,一杯入口,滴滴喷香。尽春意系列名酒投放市场后,好评如潮,供不应求。但在名酒林立的白酒市场中,尽春意酒业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着眼长远,投巨资培育万亩优质原料供应基地,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不追求短期利益,不盲目扩大产量,以产定销,从而奠定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名酒地位。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3-16 20:19
“尽春意”演绎 蜀都东来第一州——四川简阳 “尽春意”酒声名远扬。“尽春意” 其名源于唐宋传奇中秦醇 “愿得一壶尽春意,一年一度一来归” 之七言诗。“尽春意”集传统工艺、吸数家名酒之长精酿而成,其制作工艺精细,配方陈秘,原料考究,历史文化悠久。
张飞夜饮土酒
龙泉山脉东麓,群山林立,丹景山独耸其间,绿荫蔽日,清泉四溢,褐泥滋润,芳香袭人。相传丹景山下有一汪氏酒庐,精烤土酒,闻名四周,供送锦城。约公元220年,一个黄昏的晚上,蜀国大将张飞率部驻营丹景山后,渴酒解乏,便发散士卒,连夜赶赴山下找到汪氏酒庐,寻得精烤土酒,张飞狂饮,连称好酒,传至诸将一一品尝,无不称道,即命士卒驱马赶赴汪庐,取其存酒,是夜,众将狂饮。张飞夜饮土酒的消息不胫而走,声名远播。汪氏酒庐生意兴隆、门庭若市,存酒告磬;张飞众将购酒告急,张飞勃然大怒,碎一酒坛,命汪氏要保营饮,汪氏难以为继,众将争饮不休,营内一时骚...乱,张飞听其缘由,怒火聚升,欲杀汪氏全家,汪氏听闻大骇,急携秘方背井离乡、隐姓埋名。后汪氏三子更姓,长子为王、二子为金、三子为章,流落他乡另兴酒业,传至子孙。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3-16 20:20
回复 422# 南华宫
雍陶赠酒送贾岛
时至盛唐,汪氏后裔诸子仍继祖业,大兴烤酒,名贵尽风,终为佳酒。简州刺史雍陶,常饮王氏精制土酒,饮后吟诗漫步、做赋自娱;时与贾岛等名流文士交故。贾岛送雍陶及第至成都“宁亲”后,又陪雍陶赴任简州刺史,雍陶强留贾岛,荐饮王氏土酒,贾岛恋酒不舍,留连数日,赠酒送至“情尽桥”,仍依依不舍,即兴题诗于“情尽桥”亭上:“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至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流传至今。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3-16 20:21
回复 423# 南华宫
名相携酒至徽州
“雍陶赠酒送贾岛”的故事广为传播,王氏酒业更加兴盛,购酒众商似如潮涌。沱江上下沿江众生对此酒更是青睐有佳,北宋名相刘光祖之父刘泾更为迷恋,饱盛酒坛存放于家,待客迎宾。刘光祖自幼随父习于饮酒,年仅10岁被父送至徽州就读,特别带上此酒,把酒炫耀。刘光祖为相后对此酒更是情有独钟。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3-16 20:22
回复 424# 南华宫
乾隆醉酒问皇坟
据谢氏家谱记载,明朝后期,海井柏乡谢天培家衣顶48人均饮王氏佳酒,明末战乱,该家遭灭门之灾,王氏制酒之法被谢聘予、谢用予兄弟带至贵州上南道遵义府芦山丝烟坝用当地包谷作原料考酒,经十余年再带回简州石钟滩。清朝康、乾年间京官谢登弟携此酒带至京城,常与乾隆对饮,乾隆醉酒后多次问及简州石桥“扑地乌鸦”的皇坟。尔后,王氏烤酒方法与石钟滩周道南(人称周曲药)的酒曲秘方相配制,王氏酒业再度兴盛。属四川四大名镇的石桥镇,又名石桥港,仅“驳载帮”就有运糖、运酒木船三十余只。远销成渝、川鄂等地。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3-16 20:23
回复 425# 南华宫
王氏裔孙新兴酿酒工业
清未明初,王氏作坊已在简州崛起,王氏裔孙王祥涵(中国大学毕业,学士学位)、金贵铸(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学士学位)、章永錩(国立中央大学农化系毕业,学士学位)学成归来和四川大学的周为宝及王秋田、姚荣侃、孙增在、蒋致诚、罗栋梁等一批学子在传承王氏酒业的基础上,于民.国三十年,在简州射洪坝筒车口建立简州酒精厂。国家经济资源委员会训令、命令金贵铸为厂长,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学士、GUO民DANG陆军二十四军军官训练班毕业生罗清云(少校营长)兼任该厂工程师;山东研究院毕业生、GUO民DANG一三九师少校副官刘鉴曾兼任助理工程师;设有课长4人、课中8人、事务员12人以及实习生、雇员、勤杂人员若干。该厂主要生产“糖泡酒”和酒精,年生产量达45万加仑,该厂实行军事管制,配备机枪两挺,步..枪四支,盒枪两支,手Q三支。一九四六年初,简阳酒精厂改为资川酒精厂简阳分厂。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简阳县政府将酒精厂接管,于一九五一年在石桥新建四川简阳县酒厂,一九五三年更名为“四川省专卖公司简阳县国营酿酒厂”。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3-16 20:24
回复 426# 南华宫
“尽春意”品牌酒的诞生
简阳县国营酿酒厂在县服务局、商业局的领导下,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九八二年有液态机械化白酒生产车间1个,大曲酒窑30个,分厂9个,土法酒桶14排,年产量224.5万公斤,该厂为进一步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确定创立品牌,取其唐诗《送付奇中秦醇》“愿得一壶尽春意,一年一度一来归”诗句中的“尽春意”作为酒的品牌。“尽春意”品牌酒诞生后,产量增加,声誉扩大,与四川射洪“沱牌酒”齐名,产品由糖酒公司和供销系统计划销售,凭票购买。一九八八年“尽春意”酒与绵竹“剑南春”同获中商部优质酒,一九九二年获得巴蜀食品博览节银奖,深受群众青睐。
“尽春意”品牌酒的辉煌
一九九三年,王旭田任东溪酒厂厂长后,为把企业做大做强,抓住简阳国营酒厂改制机遇,毅然于二OO一年成功收购了原简阳国营酒厂部份车间和“尽春意”品牌, 重新设计包装,更换瓶型,进行技术改造,依靠科学的管理,雄厚的技术,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凭托东溪得天独厚的黄泥土壤、印山之泉和优质的高粱、小麦、玉米,厚积数百年的传统酿酒工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在天然的“印鳌拱璧”胜境之中,精酿出了独树一帜的“尽春意”美酒。打造了“尽春意”珍品酒、“尽春意”精品酒、“尽春意”老窖、“尽春意”窖酒、“尽春意”贵宾酒、“尽春意”原浆酒、“尽春意”宴酒、“尽春意”金宴酒 、“尽春意”大曲、“尽春意”满庭欢酒、“尽春意”福酒、“尽春意”曲酒、“尽春意”白酒等系列品牌酒。二OO三年东溪酒厂更名为“四川简阳尽春意酒业有限公司”。筹建了简阳市“尽春意”销售公司;设置了“尽春意”酒生产车间、包装车间和仓库;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有职工120余人,固定资产1000余万元,注册资金50万元,在四川、陕西、山西等省设置了10余个“尽春意”酒办事处和300余个“尽春意”酒销售点,拥有营销人员700余人,建立了3000余亩高粱生产基地。2003年、2004年“尽春意”两度荣获四川省优秀酒称号,被确定为简阳市旅游接待酒定点生产单位,东溪镇狮子桥至简州大桥的公路命名为“尽春意”大道。2006年“尽春意”被确立为“四川老字号”,现已步入资阳知名企业的行列。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3-31 15:04
东溪大佛改造后山墙上出现新面貌。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3-31 15:07
回复 428# 南华宫
金家店的背篼
发表于 2011-4-4 09:45
不错...新农村...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4-4 10:06
东溪大佛改造后山墙上出现新面貌。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3-31 15:04 http://www.jy0832.com/images/common/back.gif
奎星阁原址上看到的。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4-6 17:17
回复 431# 南华宫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4-6 17:19
回复 432# 南华宫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4-18 15:35
转帖:网事随风发《墨香亭。见修。觉范》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4-21 14:46
回复 433# 南华宫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5-6 15:18
即将完成改造的东溪大佛。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5-6 15:19
回复 436# 南华宫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5-6 15:20
如果能把奎星阁恢复就完美了。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5-13 17:07
已看到规划了,奎星阁恢复纳入了计划。
炫雅阁
发表于 2011-5-23 03:46
长这么大咯还没得白塔里头切耍过额,悲哀啊{:soso_e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