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宫 发表于 2011-11-10 16:01

圣德寺白塔夜景。

落落无尘 发表于 2011-11-14 22:04

{:soso_e142:}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2-17 16:51

简阳民间艺术表演。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3-20 15:14

本帖最后由 南华宫 于 2012-3-20 15:17 编辑


唐代诗人 薛涛与简州望江楼
《江月楼》:秋风仿佛吴江冷,鸥鹭参差夕阳影。垂虹纳纳卧谯门,雉堞眈眈俯鱼艇。阳安小儿拍手笑,使君幻出江南景。

    薛涛这首诗,写唐代简州江月楼秋天的风光“仿佛”吴江(江南)一样清冷有致,赞誉“使君”(简州剌史或者阳安太守)善于治理,百姓小儿齐声拍手称赞笑道:真象是把江南美景变幻到我们这儿来了!清人吴景旭《历代诗话》评论这首诗说:“‘垂虹’二句,风物流利,即叠字亦不虚下。”这首诗,的确是薛涛诗中的上乘之作。看来,女诗人是在清秋时节,应当是随同当时驻节简州的剑南西川节度使行辕幕府,出巡驻简多日了,在这样一个夕阳西下时分,登临江月楼眺望雁(沱江)、赤(绛溪)二水,实地领略了一番简州秋来清冷爽朗的风光,多次实地体验感受之后,方才能吟咏出这首“风物流利”的诗篇来。这首诗比起另一首和简阳有关的诗《酬郭简州》来,笔力更为强劲,情感更为丰富细腻。(转网友:自由的鱼123帖)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3-20 15:20

本帖最后由 南华宫 于 2012-3-20 15:24 编辑

简州望江楼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3-21 14:34

简州望江楼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4-10 14:47

      唐代能够同时眺望赤、雁二水的江月楼,其大致地理方位,当在今天人民公园鱼嘴一带地方。也只有这一带的水面,才能有薛涛诗中“仿佛吴江”的江南景象。而这种景象在旧时的“简州八景”中,即被列为八景之一的“渔村暮艇”,是说今天简城人民公园鱼嘴附近,金水(沱江)与绛水(绛溪)交汇处,古时常有许多渔艇(即打渔船)夜宿。这些小小打渔船,每天都是日出而发,薄暮才归。等到入夜时,邻近鱼嘴的绛溪河上,暮霭中轻舟散布,晚霞渔火,银星闪烁,真不知今夕何夕,人间天上了!在女诗人笔下,《江月楼》诗中所描绘的阳安城外绛溪风光,简直如同江南水乡风景一般秀丽多彩,温磬柔美。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4-10 14:49

      直至近代,人们仍然对这种胜似江南的美景,吟咏不绝。清温江学生张崇朴诗云:“闲闲鸥鹭宿平沙,几点轻舟系晚霞。隔岸荷蓑人隐约,蓼芦深处有渔家。”清简州举人毛于逵诗:“薄暮得鱼欲系舟,三三两两聚沙头。此间恍似潇湘景,应有东坡载酒游。”清简州知州濮瑗诗:“竹篱茅屋几人家,半依山隈半水涯。白板艇摇春浪软,绿荫网晒夕阳斜。径通小市鱼争卖,人醉前村酒待赊。羡煞渔翁蓑笠稳,欲归未得鬓先华。”读这些诗句时,你就会不禁回想起作家周克芹笔下描绘的葫芦坝一带绛溪河边夏夜黄昏景象来。直到改革开放之前,这种江南美景仍然存在。只是近年来,人民公园鱼嘴附近,金水(沱江)与绛水(绛溪)交汇处,分别修建起了一座跨江大桥和跨溪大桥,高层建筑逼岸矗起,昔日幽静的江南水乡风情荡然无存矣!

       女诗人薛涛若不是长期多次陪同剑南西川节度使行辕幕府驻跸简州,日常黄昏时分在金水(沱江)与绛水(绛溪)交汇处,江月楼上徘徊留连,而只是匆匆过客般偶尔一游的话,是绝对写不出这样“风物流利”,感受真切的诗篇来的。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5-9 15:01


始建于宋朝嘉定6年的简阳半边寺。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5-9 15:02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5-9 15: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始建于宋朝嘉定6年的简阳半边寺。

!!!!!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5-9 15:04

!!!!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5-9 15:05

!!!!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5-9 15:07

!!!!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5-9 15:09

!!!!!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5-9 15:10

!!!!!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5-9 15:17

!!!!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5-9 15:19

内地寺庙少见的。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5-9 15:21

!!!!

南华宫 发表于 2012-5-9 15:22

!!!!

比亚迪 发表于 2012-5-9 15:23

{:soso_e179:}
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查看完整版本: 前有乌龙揽月 近有铁龙过江-----阳安景观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