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宫 发表于 2011-7-15 16:06

回复 480# 南华宫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7-15 16:07

回复 481# 南华宫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7-15 16:08

回复 482# 南华宫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7-15 16:09


简阳地笋有天笋之地必有地笋,无独有偶,和这株银杏树相距不远的“汉简雍墓”右下侧,即今石笋街与环城路交汇的石梯坎右下方,有一口年代久远的古井,这井上为圆形,下为方形,宽可放下一张八仙桌,井水清冽甘甜,常年不干,距井底水面约三米高处的石缝中不断涌出的泉水落下“叮咚”有声,清越悠扬;距井口两米以下长出几支钟乳石,也呈圆锥形,长约二、三尺,向井底直扎下去,每当天气晴好,艳阳高照,井水清彻见底时,能从井口隐约可见其全貌。因其长于井里地面之下,人们以“地笋”称之。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7-15 16:11


简阳地笋有天笋之地必有地笋,无独有偶,和这株银杏树相距不远的“汉简雍墓”右下侧,即今石笋街与环城路交汇的石梯坎右下方,有一口年代久远的古井,这井上为圆形,下为方形,宽可放下一张八仙桌,井水清冽甘甜,常年不干,距井底水面约三米高处的石缝中不断涌出的泉水落下“叮咚”有声,清越悠扬;距井口两米以下长出几支钟乳石,也呈圆锥形,长约二、三尺,向井底直扎下去,每当天气晴好,艳阳高照,井水清彻见底时,能从井口隐约可见其全貌。因其长于井里地面之下,人们以“地笋”称之。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7-15 16:13

回复 485# 南华宫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7-15 16:14

回复 486# 南华宫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7-15 16:15

回复 487# 南华宫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7-20 15:56

涌泉镇和川黔宫                                                                    作者:蒋向东圣旨碑和涌泉井现涌泉初中所在地是一小山丘,名叫“卧龙山”,山上过去有一小庙,称作老庙子。在庙子外面,有高高的石阶梯,阶梯下面有一口井,以这口井为中心,另有八口井围在周边。关于中心的这口井,还有一段离奇的传说。据说,三国时蜀汉皇帝刘备领军在这里打仗,老庙子被暂时征用为军营,刘备的夫人就住在庙里。一天,刘备的一个儿子外出玩耍,不慎掉入此井中淹死了。这个儿子生得眉清目秀,机灵聪明,勤奋上进,是刘备最心疼的,本来是准备日后立为太子的人选,现淹死在古井中,刘备悲痛难忍,但战事吃紧,不便打捞,就命手下将士用石块泥土将此井填封作为太子墓,在上面立了一通石碑,碑上只刻了两个字:“圣旨”,用来警告旁人:这是皇家征用之地,闲杂人等不得擅动,以便战争结束后,来迁回成都重葬。刘备的夫人痛失爱子,成天悲伤,常常来到碑前,泪如泉涌,所有的眼泪悉数流入泥土浸入井中。刘备死于白帝城,战事结束,阿斗继位后,因疾妒淹死的这个兄弟才能胜过自己,也就没有前来迁葬,任其淹在井中,日夜泡在刘夫人的泪水里。日子长了,因其本属龙种,于是渐成气候,只是苦于被刘备“圣旨”压住,无法腾飞而去。后来简州的地方官为了维护皇家权威,便另修了一座碑亭将碑保护起来,自修了碑亭后,怪事也来了,即“摇亭碑动,摇碑亭不动”,起因是有好事的小孩前去玩耍,无意中摇动了碑亭,竟发现只要一摇碑亭,中间的碑也跟着摇晃得十分厉害,而若摇碑,亭却纹丝不动。而且凡是摇动了圣旨碑,即招致洪灾,于是人们知道此碑是摇动不得的。从此再无人敢动这“圣旨”碑。如此到了唐朝末年,战乱不断,一伙散兵路过老庙子,见立有圣旨碑,以为皇帝圣旨碑下必有宝物,于是一伙人上前欲挖盗宝物,将圣旨碑打烂丢弃,挖下去却是古井,待淘井完毕,井底啥也没有,只好悻悻而去。当晚,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这雨连下了三天三夜不停,洪水上涨淹至老庙子的佛脚处方才止住,九口井里不断往外喷涌泉水,尤以中间淹死皇子那口井泉水喷涌最高,第四天正午,只见那口井中一道彩虹飞腾而去,顿时,雨过天晴,洪水渐退。井中之水,清澈甘冽,长年不涸,每逢干旱,井水也是满满的,并不时有清泉涌出,于是当地老人认为,这是皇子死后(河蟹)成龙的龙窝,是永不干涸的,就以“卧龙”称呼山名,以“涌泉”称呼井名,久而久之,遂以井名作为寺名,称其为“涌泉寺”。此后,临近乡区善男信女前来朝拜,涌泉寺中三圣娘娘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会期时,常常被抬出寺来出驾游.行,当地又举行抢童子民间活动,场面十分热闹。“涌泉寺”也就渐渐远近闻名了。又因涌泉寺是周围临近最大的场镇,又与乐至县凉水乡交界,逢场日赶集,人潮如涌,买卖十分方便,因此,涌泉寺成了涌泉乡的代名词,由于传说刘备的最聪明的儿子淹死井中(河蟹)成龙飞天,因此又因卧龙山而有别名卧龙场。因而有涌泉寺、卧龙场、涌泉乡三名并称的情况,沿用至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八日解放,将涌泉乡公所改为涌泉乡人民政府,直至一九九二年八月撤区并乡建镇为涌泉镇人民政府。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7-20 15:59

回复 489# 南华宫


    川黔宫涌泉场镇因原宫庙较多,俗称“七宫八庙”,现惟有“川黔宫”保存较为完好。川黔宫就是传说中淹死皇子的老庙子,其实此庙建于唐代,据《简州志》(咸丰版)载“涌泉寺:州东八十里,寺苑有涌泉井,甘冽不涸。唐朝六一禅师挂锡于此”。 “六一禅师”就是周得山宣鉴禅师。“川黔宫”补、扩建于1891年清朝光绪年间,历时三年,于1894年落成。“川黔宫”座东南向西北,该宫四合院布局,总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占国有土地面积1674.95平方米,整个建筑气势雄伟,庄严肃穆,规模庞大,走马转阁楼,构造奇特,设施完备。正殿为单檐歇山式屋顶,高档木料穿逗结构,为三穿用四大柱,面阔七间总长37米,进深三间,14.5米。外石砌素面台基高0.7米至0.8米,总长37米,阶梯踏道三级,正殿通高10.7米以上,蔚为壮观。1894年落成时庆典热闹非凡,后供佛像数尊。古戏台面阔五间,总长23.9米,进深8.6米,通高10米,四大圆形石柱支撑至屋顶,地面素面台基高0.6米,阶梯青石踏步三级。左右厢房均为10间,总长36.5米,进深宽两间6米,通高10米。左右厢房二楼以及古戏台二楼楠木宽带0.5米,长73.5米和41.1米,总计在114.6米范围内有57.3平方米装饰,雕刻通为精湛人形:《文武战场》、《八仙过海》、《帝王出巡》、《民间风情》等,全为硬木高精技术雕刻,人物造型表情各异,战车马匹栩栩如生,各方四大、八大巨圆石柱支撑屋檐顶,是极为珍贵的古代建筑,文化遗产。宫的大门外两侧一对大雄狮稳立大石鼓之上,口内含滚动石球各一个,展示出它的兽中王,王中杰之英姿雄伟形象。宫内有阶梯踏步,内坎分高矮三台,落差10米以上,无论近看还是远视,堪称雄伟壮观。实为我市极为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清代建筑,当属极为珍贵的文物。1987年全面文物普查被列为市级不可移动文物。2005年群众自发集资修复了“川黔宫”,经简阳市宗教局命名为“简阳市涌泉寺”。涌泉寺诗文辑录宋朱公绰《涌泉寺石刻》诗:才向城西第一桥,两边山水晚萧萧。井花暮洗尘埃耳,留听溪水入夜潮。 佚名涌泉寺山门联青风徘徊香烟渺渺白云缭绕瑞气腾腾

两点一线连 发表于 2011-7-20 16:35

回复 1# 南华宫


    此桥见证了简阳和成渝沿线城市的变迁.

他乡简阳人 发表于 2011-7-20 23:08

降溪河的水该治理得了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7-28 15:41

东溪大佛改造基本完工。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7-28 15:43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7-28 15: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东溪大佛改造基本完工。

东溪大佛改造基本完工。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7-28 15:47

东溪大佛改造基本完工。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7-28 15:48

东溪大佛改造基本完工。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7-30 17:12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7-28 15: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东溪大佛改造基本完工。


!!!!!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7-30 17:15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7-28 15: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东溪大佛改造基本完工。

!!!!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8-3 16:51

东溪大佛改造,2011年8月2日(农历辛卯年7月初3)完工验收。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8-3 16:52

南华宫 发表于 2011-8-3 16: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东溪大佛改造,2011年8月2日(农历辛卯年7月初3)完工验收。

!!!!!
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查看完整版本: 前有乌龙揽月 近有铁龙过江-----阳安景观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