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3:首次速报为何仅为5.9级? 地震速报先发布再审核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一处副处长黄媛介绍,4月1日起,我国地震速报采用了“自动+正式”的速报方式,和之前需经审核,要满足准确无误后才能发布不同,现在我国的地震速报,首先由计算机以最快速度发布,然后再发布正式速报。速报的内容,除了发给地震系统、相关部门之外,也同时在官方微博上进行发布。 昨天上午,芦山地震发生2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官方微博便发布了自动速报,当时计算机判断为5.9级,9分钟后,正式速报修订为7.0级。 黄媛表示,我国计算机自动速报的准确率能达到95%以上,但震级越大时,会出现准确率相对偏差大的情况。 她说,芦山地震是自新的地震速报制度之后,出现的最大地震,其速报发布的快速,也得以令地震局可以在半个小时内便启动一级应急响应,而灾区当地的民众,如果看到微博信息,也可以及时避险,离开危房。 此外,目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方面正在测试智能手机APP推送功能,已经开发了安卓手机的推送,今后,智能手机用户可以“被动”地接收到地震速报信息。 疑问4:芦山地震是否会导致次生灾害? 四水库现裂缝 一堰塞湖形成 张晓南表示,和汶川地震一样,芦山地震也发生在地质行为比较特殊的同一个断裂带上,有很多山、沟壑,就有存在如泥石流和滑坡等次生灾害的可能性。而一旦发生余震或下雨的情况,则可能会引发次生灾害。 “如果你在山区,就要远离比较容易滑坡的地方,如陡峭的山区,或者土石比较松软的地方,这样生存的可能性会大一些。”他表示,这种次生灾害在主震和余震出现时都可能发生,因此离开危险的房屋是一个前提。 昨日,官方已经通报有四个水库出现裂缝,地震还导致了一个堰塞湖的形成,这令独立地质学家杨勇感到担心。“那边的水坝水电站实在太多了,有一个距离震中只有10公里远,现在因为交通进不去,通讯也不畅通,还不知道情况怎么样。” 他认为,目前水坝的情况还是比较紧急的,“水库如果受损了,上游来的水导致水流过大,水库承受巨大的压力,可能会出现溃坝。” 昨日,中央气象台提醒,未来三天,芦山县以阴天为主,有时有阵雨,对救援工作比较有利,“不过震区人民及救援人员仍需防范余震及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疑问5:地震是否可以快速预警? 雅安主城区提前5秒预警 昨日,成都一家民间研究机构的地震预警系统首次发挥了作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建设的地震预警技术系统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其中给雅安主城区的预警时间为5秒,给成都市主城区的预警时间为28秒。 该所所长王暾介绍,这个预警体系覆盖面有40万平方公里,是2010年末逐步建立的,采用电波比地震波速度快的原理,在破坏性的地震波尚未对目标区域造成破坏之前,就给目标区域进行预警,发送预警警报。据介绍,这个监测系统目前一共有1300多个监测台站,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甘肃、陕西、河北唐山、安徽和辽宁。 据该所介绍,目前其预警信息覆盖人群约50万,其中微博有20多万粉丝,北川和汶川电视预警人群近30万,还有其他的手机客户端接受者等。 预警时间几秒到几十秒意义有多大?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表示,从宏观层面讲,给成都市主城区的预警时间为28秒,应该可以避免成都主城区的所有伤亡,但这次成都主城区还是有人受伤。 张晓南评价,这样的预警体系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国家目前正在重点推进的方向。“十二五”期间,国家已经有了这方面研究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