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a9
发表于 2014-7-16 20:08
今天轉載到此結束~~
soma9
发表于 2014-9-28 10:09
东风10F总共为12台6组,编号分别为0001A-B、0002A-B、2001A-B、2002A-B、2003A-B、2004A-B。东风10F客运机车完成试验后,于1996年7月配属北京内燃机务段投入运用,主要担当“北戴河号”快速旅客列车、京秦线旅游列车、京沪线快速列车的客运牵引任务。2001年,六组东风10F型机车陆续转配属北京西机务段,投入京九铁路运用,担当北京西至聊城(北)、衡水、阜阳的客运列车牵引任务。2005年3月,铁道部决定实施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的体制改革,北京西机务段与北京内燃机务段合并,改称北京机务段,东风10F随之改配属为北京机务段北京西运用车间。2006年底,北京西运用车间陆续向北京运用车间调出东风10F机车,改为牵引京原铁路的客运列车,用以替代原来的双节重联北京型专运型0001~0012 (也是12台6组大北京)。原大北京调配京通线(北京~通辽)
东风10F家族,其中蓝色的为东风10F2000系,后来全部都刷成绿色了。
soma9
发表于 2014-9-28 10:09
早期蓝色涂装的东风10F-2002号
soma9
发表于 2014-9-28 10:09
新绿色涂装的东风10F-2002号
soma9
发表于 2014-9-28 10:10
海子网友设计的东风10F模型
soma9
发表于 2014-9-28 10:10
总的来说,东风10系列是大连厂充分吸取了东风4和东风6的特点开发的大功率重载干线机车,也达到了目的,重联的东风10F功率达到了4400千瓦/小时,基本上达到了准高速列车的牵引需求,而且机车装用的12V240ZJD型柴油机在损失少量功率的情况下提高了稳定性。不过怪就怪戚墅堰突然拿出个东风11,在各方面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功率高出一大截(6080千瓦/小时)。在铁道部“重载高速”的口号下,东风10F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所以大连厂后来干脆专心研究东风4系列去了,东风10系列就成了一个鸡肋的系列,只剩下调车还风生水起。
soma9
发表于 2014-9-28 10:10
这是张治中老师分享的关于东风10型的权威资料:
中国铁路机车史 上
六、东风10系列内燃机车
1984年,大连厂开始设计双节八轴交-直流电传动大功率内燃机车(即东风10A型)。1985年,大连厂设计试制出12V240ZJC型柴油机,装车功率1,985千瓦(2700马力),1,000转/分,是240/275系列产品。1988年大连厂试制出装用12V240ZJC型柴油机的东风10A型交-直流电传动重载内燃机车。这种机车即可单独使用,又可双节重联,或与东风4B型机车联挂,组成不同功率等级的重联机车,东风10A型机车轴式为2×(B0—B0),整备重量2×92吨,最高速度100/120公里/小时。每节机车装用1台12V240ZJC型柴油机,1台TQFR—2000型交流同步主发电机和 4台ZQDR—410型牵引电动机,是东风4系列产品。主要用于1、牵引重载5000吨的货运列车,2、弯道多、曲线半径小、坡度大的困难区段。东风10A型机车(图5—14)经过多次试验、试运,于1990年末正式配属金城江机务段。运用证明,该机车在山区大坡道、小曲线半径通过性能、运行速度和经济性方面均优于东风型机车。特别是机车为两轴转向架,轮轨间横向作用力小,对钢轨的动力作用小,曲线通过性能明显优于三轴转向架。
1993年,大连厂在东风10A、10D和东风4C型机车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双节重联的东风10C型电传动内燃机车。每节东风10C型机车装用1台12V240ZJD型柴油机,1台TQFR—3000B型交流同步主发电机和 6台ZQDR—410C型牵引电动机等。双节重联机车装车功率为 2×2130千瓦(5800马力),轴式为 2×(C0—C0),整备重量为 2×92吨,最高速度为100/140公里/小时。燃油储量为 2×5000升。(p311——312)
二、东风10D型内燃机车
根据国家计委1991年7月下达的“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专题合同 ,大连厂经过3年努力,于1994年12月研制成功了东风10D型双节重联电传动内燃机车(图5—25)。该机车是双节重联干线重载货运机车,机车装车功率为 2×2130千瓦(5800马力),轴式为 2(B0一B0),整备重量为 2×92吨,最高速度为100公里/小时。燃油储量为 2×5000升。机车牵引5000吨货物列车,在平道上速度可达87公里/小时。东风10D型机车是在东风10A型机车和东风6型机车基础上设计制造的,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每单节机车采用1台12V240ZJD型柴油机,1台JF206A型同步牵引主发电机,4台ZD108型直流牵引电动机。12V240ZJD型柴油机是在16V240ZJD型柴油机基础上改进设计的,装车功率2130千瓦(2900马力),其可靠性和经济性均有提高,燃油消耗率为208克/千瓦小时。机车电传动系统应用了与美国GE公司的合作成果:采用的交—直流电传动装置和微机控制系统等电气电子系统是在东风6型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对恒功率控制系统、电阻制动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显示系统、故障记录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首次采用了以主发电机作为起动电机的柴油机变频起动技术;在辅助传动系统中,首次采用了由频率可控电源供电的交流异步电动机驱动冷却风扇;同时新开发了微机通信系统、辅助发电控制系统、电压调整系统等。ZD108型电机是美国GE公司GE752AFC1型直流牵引电动机国产化产品。这些项目大多为国内首创。冷却水系统采用闭式循环,加压冷却。应用高温、干式冷却技术,以提高冷却系统的散热和防寒保温能力。
1999年5月,大连厂在东风5B型调车内燃机车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东风10D型调车内燃机车。该机车采用12V240ZJD型柴油机,牵引力大。保留东风5B型调车机车的优点,保持大部分零部件的通用型,实现模块化设计。(p341——342)
六、东风10F型内燃机车
大连厂在东风10D型机车基础上,于1996年2月设计制成了第一台东风10F型双节重联准高速客运内燃机车(图5—30)。同年6月制造出第二台双节重联机车。1998年,作为专运机车又生产了8节机车。第一台东风10F型机车从1996年2月开始,进行了定置试验、干线试运和环行线动力学及制动性能试验,试验中超速运行到173.5公里/小时。在平道上牵引20辆客车(1100吨),平均速度可达140公里/小时;牵引16辆客车(880吨),平均速度可达160公里/小时。同年8月,投入运营,担当北京——秦皇岛间高速列车牵引。
东风10F型机车为双节重联、交—直电传动、轴式2(C0—C0),两节机车柴油机总装车功率2×2200千瓦(6000马力),最高运行速度160公里/小时。是东风4型机车系列产品。绝大部分零部件与DF4系列机车通用。每节机车装用一台12V240ZJD型柴油机,装车功率2200千瓦,系东风6型机车16V240ZJD型柴油机的系列产品。主发电机采用东风4C型机车的TQFR-3000B型。牵引电动机采用ZD-109B型直流电动机,采用一级磁场削弱,仍采用轴悬式,但为适应提速需要,由滑动轴承抱轴改为滚动轴承抱轴。
(p351——352)
根据资料,东风10系列的情况我推测是:
东风10A为替换老黔桂铁路的老东风和东风4而开发的双节八轴机车,但是机车粘着重量限制运用效果不好,后被北京二七厂的东风7D替代。
在东风10A的运用经验上,参考东风6D开发了东风10D双节八轴,改进了柴油机,推测这个编号参考的柴油机编号12V240ZJD,参考了老美的一些风格,可靠性和操作性都比东风10A有所提高。
在东风10D的机车上,设计开发了东风10C和10F,保留了柴油机性能,为机车粘着性能修改了转向架为Co-Co,其中东风10C很有可能为东风10F的前期产品,或者经改装成为东风10F的0001号(大连厂在东风和东风3时就是很混乱,可能看铭牌的生产日期能解决这个问题),10F运用结果得到肯定,并立项竞争高速列车和专运列车,但是受到戚墅堰的东风11G和11Z强势竞争落败。
在东风10D的机车上,设计开发了东风10DD调车,取消重联,作为小运转列车和调车机车故障率低,操作性较好而受青睐。
其他的传言的东风10B,10E或者停留在纸上,或者压根没有。
多谢张老师解惑!
soma9
发表于 2014-9-28 10:10
东风10算是告一段落了,真理越争论越明白,现在楼主至少对这个神秘的型号有了新的认识了。这里要感谢热心的朋友和张治中老师无私的帮助。东风10、东风11已经东风7D可以说是中国国产内燃干线机车一次巅峰对决,各厂都浑身解数拿出了自己的看家货来对决,二七厂当时为了按时拿下山区铁路机车的项目,没有时间制作新的外壳,直接给调车机车套了个北京的外壳上场。我方唱罢你登场,颇也热闹纷呈,也有了中国历次的铁路大提速。俱往矣,数风流机车,还看“和谐”。
soma9
发表于 2014-9-28 10:11
说完了这些,该说东风准轨系列的最后一款了——东风12(还有一个米轨的东风21)。东风12原称GKD4型,是由资阳厂在东风4B的基础上开发的重型调车机车,不但适用于大型编组站和工矿企业5000吨级货列的调车和小运转作业,也可用于一般干线货运。由于物美价廉,东风12拥有众多用户,主要包括广州铁路集团、乌鲁木齐铁路局,以及众多地方铁路、合资铁路和工业企业。
广州机务段广深运用车间的东风12型0050号机车
soma9
发表于 2014-9-28 10:11
东风12的开发背景是铁道部于1995年12月发布了《铁路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期规划纲要》,要求在2000年前在京沪、京广、京哈、陇海等主要干线率先开行5000吨级重载货物列车,以提高货运列车牵引重量和速度;同时,随着铁路干线列车重量的提高,工矿企业向铁路干线接发的列车重量也将达到5000吨级。为满足重型调车机车的配套需求,资阳厂于1996年5月在东风4B的基础上,开始研发大功率交—直流电传动调车机车,在铁道部为机车定型前,新机车暂时由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定名为GKD4型。1997年8月,首台GKD4型机车(GKD4-0001)出厂,是当时国内功率最大的调车机车,由西南交通大学于成渝铁路、资阳厂厂线对机车进行了动力学性能测试,并于同年9月交付呼和浩特炼油厂投入运用。
东风12-0001号机车,最初定型为GKD4-0001号,现配属广州铁路集团公司。
soma9
发表于 2014-9-28 10:11
随后根据铁道部机务局的安排,将GKD4型机车正式定型为东风12型,并要求资阳厂在1997年内另外生产三台东风12以供试验。1997年12月,三台机车(DF12-0001~0003)分别配属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北京铁路局和郑州铁路局,在株洲北站、丰台西站、郑州北站三大编组站担当调车作业任务,进行运用考核试验;其中配属广铁集团的0001号机车于1998年6月由株洲北调往广州北站(今江村站)继续运用。完成运用考核以后,0002号机车于1999年4月在铁科院环铁和北京铁路局管内京秦铁路进行了鉴定试验。1999年5月,东风12通过了铁道部科技成果鉴定。
东风12-0002号
soma9
发表于 2014-9-28 10:12
东风12是在东风4B基础上研制的调车机车,柴油机、牵引电动机、传动装置等主要零部件与东风4B或东风4C保持通用性的同时,提高调车作业的性能。机车采用罩式车体、外走廊式、主车架承载结构,单司机室内设通体推移侧窗,按对角线设有两个同等功能的操纵台,可满足双向运行操纵机车。该机车设计时注意改善司机工作条件。因此,无论在司机室的宽敞明亮和双向操纵撩望条件方面,还是在空气调节、防操隔热、座椅的舒适度方面,以及机组的检修条件方面,都较以往的调车机车有所改善。测试表明,司机噪声符合国家标准GB3450-94《铁路机车司机室噪声允许值》的要求。传动方式为交—直流电传动,机车采用16V240ZJB型柴油机、TQFR-3000型同步主发电机、ZQDR-410型牵引电动机。为了减少电器故障率,东风12上的主控制器、中间继电器、风泵接触器和琴键开关等换用沙尔特堡产品,使机车可靠性有了提高。
soma9
发表于 2014-9-28 10:12
机车走行部是两台经改进的三轴转向架,为了改善曲线通过性能,东风12转向架采取了以下措施:采用磨耗型踏面,加装轮轨涂油器,降低一系悬挂横向刚度,改用橡胶堆滚动摩擦旁承等。为减少闸瓦消耗和提高制动性能,该机车装用合成闸瓦。东风12具有良好的曲线通过性能,可以低速顺利通过100米的曲线半径,轴重可根据用户要求转换为23吨或25吨,可适应各类编组站和不同工矿企业的线路条件。东风12车架承重达l00t(中部集中载荷达37t),工况十分恶劣,它以两根箱形侧梁为骨干,纵向呈鱼腹形,以降低机车重心和充分利用材料。在车架侧梁上顶面与侧走台板间留有500mm、x200mn、的空腔,腔内布置电线和空气管路。
东风12的转向架
soma9
发表于 2014-9-28 10:12
根据调车机车频繁调速、换向的特点,东风12的柴油机采用无级调速,并采用微机控制装置,具有主发电机恒功励磁、自动监测保护、故障诊断显示等功能。为确保机车运用的可靠性,该机车在采用微机控制的同时,仍保留原东风4B型机车的恒功励磁调节系统,必要时可切换使用。机车标定功率1985千瓦,最大速度100公里/小时,恒功率速度范围为20.5~85公里/小时。
东风12的铭牌
soma9
发表于 2014-9-28 10:13
在批量生产的过程中,资阳厂根据机车试制和用户意见,陆续对机车的走台板、侧百叶窗、管路等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将司机室加装国产空调、加装行车安全装置。截止2010年,资阳厂累计生产了198台东风12机车(0001~0198),使用范围包括广州铁路集团、乌鲁木齐铁路局,以及众多地方铁路、合资铁路和工业企业。
东风12-0003号
soma9
发表于 2014-9-28 10:13
由于客户比较广泛,东风12的涂装很丰富:
soma9
发表于 2014-9-28 10:13
soma9
发表于 2014-9-28 10:14
soma9
发表于 2014-9-28 10:14
soma9
发表于 2014-9-28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