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8:36
前盲区易造成追尾
造成汽车前方盲区有几方面的因素,车身高度、座椅的高度、车头的长度、驾驶人的身材等都有关系,如果没有很好地控制前盲区的距离,是很容易发生追尾事件的。
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8:36
应对方法:尽可能与前车或者障碍物保持足够的距离,熟悉前盲区的距离大小,控制车辆,开车坐姿要正常,不要东倒西歪。
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8:36
忽视后盲区危险更大
车辆后面的盲区是指从后车门开始向外侧展开有大约30度的区域在反光镜的视界以外,通俗的说法是如果后车的车头在前车的后车门附近时,前车的反光镜里是看不见有车的,如果不注意的话,极易发生刮蹭和追尾事故。
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8:36
应对方法:开动车辆前先养成检查车尾是否有障碍物的习惯,用缓慢的速度倒车,如果有旁人,可以让旁人协助尽可能与者障碍物保持足够的距离,熟悉后盲区的距离大小,控制车辆。
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8:37
变道注意外后视镜盲区
后视镜并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车身周围的全部信息,因为后视镜的视觉区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盲区,右边的后视镜盲区很多人都知道,左侧后视镜的盲区似乎很少有人提起。尤其从辅路上主路,从左后视镜没看到车辆,假如加速大角度切上最内侧车道,是很容易与正在最内侧车道狂飙的车辆发生碰撞。
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8:37
应对方法:当车辆需要变线或者拐弯时,需提前打转向灯保证安全,由于当时车身与车道形成一个角度,左后视镜的视野也相应偏转了一个角度,刚好看不到较近的最内侧车道情况,所以每次大角度并线时总要转头仔仔细细看上一眼,慢速偏转,也可以选择在车内后视镜上加装一块大视野的辅助镜,这些方法都能尽量减少盲区的出现。
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8:37
转弯时留意A、B柱盲区
A柱的设计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它遮挡驾驶员视线的角度问题,二是A柱的强度问题。既要保持A柱的强度,又要减少对驾驶者的视线遮挡程度,这个矛盾在设计中很难达到平衡,因此出现视野盲区也是不可避免的。B柱的盲区主要是在车辆的右侧,当车辆在行使中,需要大角度拐到外侧时,B柱会遮挡视线,有可能与右侧正常行使的车辆发生碰撞。
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8:37
应对方法:从数学原理来讲,车辆在运动中,A柱盲区是忽略不计的,停车或者启动前的时候是最大的,不过停车和启动时,应该车前车后都照顾一下,视野盲区也有效地缩小,驾驶车辆时,通过前后移动身体,避开A柱遮挡的盲区,尤其在拐弯的时候,必须提前观察前方的路面情况。
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8:37
对于B柱盲区的应对,尽量避免大角度偏转,倘若一定要大角度拐弯时,必须经过二到三次观察车的右侧路况,保证安全时缓慢移动。
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8:37
此外,驾驶员在进行驾车时要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利用你的身体让头变换前后位子来观察倒车镜,减小盲区范围
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8:37
2、变线和转弯的时候,提前观察到车镜后面车辆。必须养成习惯!!!
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8:37
3、时刻注意两边倒车镜,用眼角余光观察周围车辆。做到周围情况心中有数。
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8:37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谨慎驾驶,注意开车盲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8:38
紧绷还是松弛?想要避免背痛,这个问题的答案至关重要。可以靠在一个垫子上来测试。如果内心平静,身体就能稳住。如果无法保持平衡,那么首先你需要精神上的安宁
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8:38
.常做瑜伽对消除背部紧张非常有效。
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8:38
让胸腔不断重复向上和向前的动作。
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8:38
变换你的坐姿,不让疼痛有机可乘
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8:38
在湿润的浴巾中裹满冰块,在背部疼痛的部位敷上两小时。
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8:38
.或者试试温暖疗法:沐浴时用莲蓬头冲出的热水集中冲淋疼痛的部位。
奕凡
发表于 2013-6-3 18:38
掌握正确的呼吸站好,感觉腹部像个气球般放松。手放在腹部,感受它慢慢地一鼓一收